2013年春季彩電市場,一家名為樂視的企業,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智能電視產品。而樂視此前的業務僅限于互聯網視頻內容服務。樂視電視的誕生成為了互聯網與彩電產業重組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樂視電視的出現,告訴業界:彩電產業“內容主導硬件”的時代已經來臨;自由的網絡渠道作為一個彩電品牌主要銷售支撐渠道的時代已經來臨;樂視網不斷掛出的樂視超級電視的廣告,更是告訴彩電業界,依賴于傳統媒體的彩電品牌營銷格局已經被打破;樂視電視主要硬件技術依賴于代工企業的產業鏈結構告訴彩電業界,彩電界是時候說“軟件硬件”分家、“內容與硬件獨立、運營與制造分家了……
在樂視電視之后,互聯網和傳統彩電產業的整合進一步加速:首先,聯想確認,液晶之父夏普成為聯想彩電的代工者;聯想同時為夏普智能電視提供計算部分的技術支持。第二,小米電視成功出世,這個智能手機產業的黑馬,開始尋求在智能彩電領域復制他的成功經驗。第三、TCL和愛奇藝,創維和阿里巴巴的聯合電視登場,此前類似創維酷開平臺等彩電企業獨立創辦內容平臺的模式正是進入歷史。第四,TCL彩電代工業務獨立分拆上市,體現了代工產業在彩電業界地位的加強,更體現了彩電產業運營營銷和制造分離的趨勢已經形成。第五,海信和創維推出自己主導的安卓定制彩電操作系統,彩電行業軟件競爭模式再次升級,軟件脫離傳統的對硬件的依附地位,價值日益獨立的趨勢正式形成……
某種意義上,2013年的彩電產業就是一個“重新拉幫結伙”的時代,就是一個“原有秩序和規則悉數被打破”,新規則開始建立的時代。
渠道上,網購購物正在成為“主流渠道”。小米和樂視電視主要依賴于網絡銷售。小米、樂視、TCL-愛奇藝電視的營銷主要通過網絡實現。樂視網、愛奇藝網全天候滾動播出二者電視產品的廣告。海爾家電和天貓的營銷合作進一步升級,團購、定制概念頻出,花樣翻新、規模翻倍。海爾彩電對天貓這個黃金伙伴的依賴再次加強。
產品體驗上,軟件正在成為主導,硬件部分智能性能的關注度逐漸上升,傳統顯示性能在彩電購買決策中的作用不斷下降。雖然顯示技術的進步也有4K、超高清、雙通道等新概念,但是這些概念自2012年底就開始不及四核心、大內存、安卓4.0,以及各種定制UI“有面子”。目前,彩電市場推動新產品出現的主要技術已經不是顯示技術的進步,而是智能軟件和計算硬件技術的進步。
游戲規則上,互聯網企業從傳統的彩電產品的“輔助內容提供者”,逐漸走向前臺,成為市場話語權的執牛耳者。一方面,小米電視,以47英寸3D電視,超高的智能配置和獨特的miui,爆出2999元的超低價格;隨后創維阿里巴巴智能電視產品爆出1999的更低價。而此前,樂視超級電視6999元的價格也創造了同等產品的最新低價紀錄。一場以新的價格戰、互聯網品牌戰為中心的智能電視戰役已經拉開。雖然第一個舉起屠刀的是互聯網電視企業,但是傳統彩電企業不可能眼見別人揮刀相向,而無動于衷。另一方面,互聯網電視企業還在瓜分電視營銷的互聯網資源、電視網絡銷售的互聯網資源。比如,樂視彩電在樂視網、TCL彩電在愛奇藝的大量廣告、海爾與天貓平臺的緊密銷售合作等——占領網絡輿論和銷售平臺這個陣地,已經成為互聯網與傳統彩電企業合縱的“第一仗”。
互聯網和傳統彩電產業的碰撞,已經徹底改變彩電產品和彩電產業的本質。無論是主動迎接挑戰,還是被動順應市場變革,“求變”已經是彩電產業的基本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