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來,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出“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概念。國內大屏產業也經過了十年的高速發展期。正處在一個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點之上。尤其是隨著平板顯示技術等新型技術手段在該行業的興起,大屏市場正面臨在誕生以來最大的轉折。
在未來十年中,如何抓住大屏產業發展的關鍵脈絡,實現李克強總理囑托的“產業升級”,打造國內大屏產業的升級版,必須建立在對大屏產業發展規律的深刻理解和認識之上。本篇文章的目的就在于和業界同仁一起探討,未來十年國內大屏產業可能出現的那些獨特的發展規律和機遇。
1.全球最大大屏市場的形成
國內大屏市場究竟多大,這一點難以有現實的統計數據。奧維咨詢的調研結果稱2012年國內大屏市場的銷售額在60億元以上,年成長率維持在7-10個百分點之間。威創2012年營收合計接近12億,GQY2012財報顯示營業收入為3.6億元。但是,這些數字還不能成為整個大屏產業規模的參照描述。
在這些數據中,威創的營收包括的范疇不較廣,不僅含有拼接大屏,含有觸摸屏,同時也不僅包括新建項目,更含有原有項目的維護收入。而奧維咨詢的調研數據,則在商用大屏、安防市場上覆蓋面不足,同時在LED技術的大屏市場覆蓋面也不足,同時其數據主要還原了拼接顯示單元市場的規模,對其周邊市場覆蓋也不足。引用行業內部人士的話說,僅僅是一個安防行業的規模就應當是“千億級”的市場。
但是,無論確切的研究數據如何難以獲得,對于國內大屏市場而言,“全球最大”的光環終將在未來的十年成為現實。通過以下的研究手段,我們可以確切的得到這個結論。
第一, 人均量規律。僅以大屏行業廣泛他、應用的交通業為例。雖然中國已經成長為全球最重要的鐵路、高速公路、航運和空運市場,尤其是在高鐵項目上擁有全球最長的運營里程,在高速公路上接近全球第一美國的運營里程。但是,在人均占有量上,依然處于全球的中等水平。距離進入“小康社會”,還擁有巨大的差距。
任何基礎設施的人均占有量都處于落后狀態:這是由我國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國情決定的。落后雖然不是好事情,但是絕對不是簡單的壞事情。因為任何一個國家之所以先進,都必然經歷過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幸運的是,中國正在處于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事情。有人曾經評論稱,全球一半的建筑業塔吊在中國。而如果分攤到基礎設施工程上,這一數據可能還會更高。
巨大的基礎設施欠賬和巨大的基礎設施投入同步出現,恰恰給予了大屏產業無限的想象空間:交通、宇航、安全、教育、公共文化,甚至城市的超級購物中心的LED廣告屏,都會是未來十年大屏市場增長的要點之一。反觀發到國家市場,則紛紛面臨基礎設施行業飽和,增長空間飽和的局面。其對大屏產業的需求的增速通常不及國內市場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第二, 大屏產業本質上是一個公共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終端”組成部分。對于整個信息化社會,大屏顯示系統的意義,就類似于居家的個人電腦的顯示器、或者廣電廣播網絡的電視機一樣重要。
目前,全球正處于信息化,尤其是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社會信息化、公共信息化的發展巔峰時期。國內市場再此方面,具有發展和技術并不落后,但是人均基礎相對落后的國情特點。這句定了國內市場有足夠的需求和技術實力來發展之一項目,同時也決定了國內市場未來信息化領域能夠提供的空白戰略點依然眾多。
從文化下鄉到平安工程、從天網系統到智慧城市、從全國主要部委和政府的視頻會議系統到目前正在推廣的遠程教育系統……這些還都是已經展露雛形的社會信息化領域的“大屏應用市場”。未來,隨著物聯網的普及,在公共管理、危機應對、文化教育、便民服務等領域,能夠讓大屏系統一展身手的機遇將非常之多。站在整個社會信息化、智慧化發展的基點上,國內大屏產品必然承擔起應有的歷史使命。
以上兩點是論證國內大屏產業將在未來十年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并逐步壯大為全球最大的“大屏行業市場”的關鍵點。當然,除了這些支持國內大屏行業高速成長的要點還應該包括大屏行業自身的研發和管理實力、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供應能力等方面。
在過去的十年間,大屏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集中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機場、公路、地鐵、高鐵、文化教育設施、安全管理等,未來這些應用方面還會繼續高速增長。同時,在更多的公共管理領域、環境與資源領域、文化衛生和教育領域,大屏應用的市場將更為廣泛。同時,隨著消費社會的逐漸形成,商業活動和媒體領域大屏的應用市場也會更加壯大。在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下,大屏行業應對未來十年的輝煌發展滿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