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彩電產品是典型的大家電。購買決策權和消費資金支持都來自于整個家庭:尤其來自于家庭中,處于家長地位的成員。而這些成員的代表則是中年人和老年人。
傳統彩電產業的如上消費特點,似乎與TCL新倡導的“年輕化、時尚化、國際化”品牌VI格格不入。TCL要求品牌內涵年輕化,但是彩電所處的傳統家電領域,中年人,老年人,30歲以上人群占據支配地位的現實,卻要求品牌文化更為穩健、沉著。
然而,身為一家在彩電市場摸爬滾打20余年的企業,TCL不會不知道“曾經”的彩電產業遵循著什么樣的發展規律。TCL敢于打破歷史成規的決策,來源于TCL對彩電市場未來的深刻理解。
全球范圍內,液晶電視機已經取得市場支配地位,未來還將繼續向OLED顯示技術演進。這兩種顯示技術的特點在于:都首先應用于手機、PC這樣的IT產品上;二者都是基于半導體工藝技術的產業;液晶和OLED產業的發展均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因此,從產業的基因、歷史進程而言,平板顯示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彩電產業,已經從家電圈向IT圈轉移。
產生彩電行業消費規律革命的動力,還來自于近年來新興起的“智能電視”:2010年10月問世,2012年底銷量比就已經接近4成。高速發展的智能電視技術、應用模式、商業模式無不來自于信息技術產業、來自于智能手機,傳統PC和網絡——可以說,平板技術使得電視機開始在家電和IT之間腳踩兩只船,而智能技術就像是一根“擼”,徹底將彩電產業撐向了IT產品一側。
伴隨著彩電產品IT化的變革,彩電消費市場的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彩電越是采用新技術、越是飛快的更新技術,越有利于年輕人在家庭彩電消費過程中話語權的增強。同時,“新概念”下的彩電產業,也給原有的中老年消費者帶來了嶄新的理念:主動或者被動的學習新技術,使得彩電的傳統消費人群,在消費理念上也不斷的創新,形成了更為新潮和時尚的彩電消費需求。
彩電已經不再是昔日家電的彩電,而要成為明天IT的彩電。這是彩電行業發展的根本方向。而智能手機和網絡代表的IT產業則是屬于“年輕化、時尚化、國際化”的產業。TCL的新品牌理念,雖然是對傳統彩電產業規則的背叛,但是確是在率先開拓未來的彩電市場。
針對彩電產業IT化的本質,TCL不僅在形象上大作升級,更在實際的產品上不斷創新——品牌形象不能是空洞的口號,而應該由產品來詮釋。用TCL的話說,那就是:消費者是通過企業的“產品力”,來理解認可企業的品牌,并最終令企業實現他的營銷價值的。因此,TCL在發布新的品牌VI的時候,更是推出了嶄新的“火球”計劃和“V”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