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電視光鮮外表背后的產品質量隱患未解
OLED電視產品質量是否可靠、產品壽命是否穩定?OLED電視產品的售后服務是否能夠保障?OLED電視是否會面臨在使用過程中的各種層出不窮故障?
在這些問題還沒有得到清晰解答的背景下,LG電子今年開始就要單方面強推OLED電視的市場推廣普及,到底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加清晰、舒適的新產品,還是為了自身商業利益最大化以犧牲消費者利益?
答案并不復雜。
事實上,任何新產品從發明到上市銷售,都會面臨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特別是對于眾多新技術產品,從發明到大面積市場推廣,自然要面臨很多的可靠性試驗和保障。正如OLED電視來說,從最初的LCD電視,到后期的LED液晶電視,再到OLED電視,不過短短10多年時間。
就OLED電視來說,并非由LG電子發明,早在多年前索尼等日本企業便推出過幾款OLED電視,但因為種種原因并沒有向市場大面積推出這一產品。如今不過短短幾年時間,LG電子從掌握這一技術,到全面推向市場,顯然過于倉促。
對于OLED電視這樣的半導體技術發光的電視,往往會受到使用時間長短、使用環境變化,產品工業設計,產品結構組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LCD液晶電視從發明到大面積推廣,產品壽命才趨于穩定。如今,OLED電視的主要顯示面板良品率不足20%,這意味著投入到產品整體生產后,再銷售給消費者使用,這其中還要面臨更多的環境因素限制,產品的合格率和穩定性肯定還要小,由此帶來的產品售后服務維修率會偏高。
一般來說,消費者由于處在這個產業鏈的最末端,往往會成為一些企業推廣新技術、新產品的“小白鼠”,對于產品的知情權會被一些企業直接“剝奪”。因此,在面對一些所謂的新技術、新產品時,理應保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