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樂視TV方面宣布,超級電視S40硬件價格由1999元調整至1499元+贈送超級遙控器,直接擊穿32寸電視的價格底線。
據報道,聯想中國區智能電視事業部總經理任中偉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近日樂視將39寸的智能電視S40降價到了1499元,這是一種自殺行為,這種做法幾乎完全不考慮產品的硬件成本。
19日,樂視TV高級副總裁彭鋼于個人認證微博回應稱:“傳統廠商的無知在于只看到超級電視硬件價格低,而枉顧創造用戶價值最大化的商業模式與高性價比產品。互聯網硬件成本化、快消化、服務化是大勢所趨!高過2000的40寸產品是企業在用戶面前自殺,低過1500的S40是讓競爭對手在用戶面前自殺!”
另據《中國證券網》報道,對于樂視降價這一做法,創維新聞發言人李從想認為,樂視作為互聯網起家的公司與創維等傳統電視制造商在商業模式上并不相同,因此其降價策略并不能大面積進行復制。
對于樂視TV再推低價策略,長虹集團新聞發言人劉海中19日接受家電網采訪時表示:“長虹方面對樂視此舉不予關注,降價不值一提。”
為造噱頭,樂視TV此次聲稱降價要擊穿32寸價格底線。2013年9月份,包括康佳、創維、TCL在內的數家傳統彩電企業迫于市場壓力已經先后各自推出了互聯網路線的電視產品。
目前互聯網電視產品仍無成熟的盈利模式可言,39寸電視售價等比32寸,面板成本、制造成本何以支撐低價促銷?
與小米“饑餓營銷”相似,每隔一段時間放出有限數量電視產品于官網銷售,用戶爭搶“樂碼”通行證,以換得搶購機會。
7月份最暢銷銷量冠軍,這是樂視S60和S40在今年所取得的戰績之一,這給了樂視及其忠實支持者很大鼓舞。不過,傳統彩電企業是否也會在一個月內只銷售60寸與39寸2個尺寸產品的呢?如此類比月度銷量多寡,頗顯得有些差失。
據家電網觀察,國內家電市場公認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彩電行業競爭激烈,但并不是依靠企業間的低價競爭而來。過去4年,液晶電視的價格下降多系市場自發調節,上游面板、供應商,國內面板產業的發展等。液晶面板占到液晶電視整機成本的60%左右,包括TCL之華星光電、京東方等國產面板企業的崛起,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彩電整機的市場終端價格。
據家電網了解,2009年一款29寸的液晶電視售價可達到3500元,國內彩電市場經過4年的激烈競爭,在中小尺寸電視市場,彩電實際上已經非常的薄弱,甚至有些32寸電視產品應此前節能惠民工程普及液晶電視需求影響,在政策結束后出現虧售。
互聯網噱頭盛,樂視TV著力點僅在營銷層面,而中國彩電企業所承載的是國產彩電的未來。從顯示技術革命的OLED、國內智能電視的產業整合到未來中韓廠商爭奪全球電視市場話語權。過去三星超越日系彩電所依靠的也正是技術的學習與精進,加上市場策略的雙管齊下,并不僅僅是低價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