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國家節能家電補貼政策的出臺,讓商家們又興奮,同時又被弄得很糾結。
6月1日,業界盼望已久的家電節能補貼政策正式實施,期望能提振家電消費市場的疲軟行情。但是商家們卻發現,雖然政策已經出臺,空調、平板電視、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等五類產品推廣細則也悉數出臺,但是這些細則并不“細”,補貼操作流程目前仍沒有明確。“為什么不像以舊換新或者2009年節能空調補貼那樣,操作流程明明白白,現在具體怎么補貼我們還不清楚”,一位賣場負責人不無抱怨地說道。
“擠牙膏”擠得心煩
不像之前實施的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出臺的同時,操作流程和細則同時明確,這次補貼政策雖然出臺,但是令商家感覺到不利索的是,具體操作細節像擠牙膏一般,一點一點出來。
6月1日,家電節能補貼政策開始實施。但是起初三天,商家們卻發現,節能補貼活動無法有效開展,原因是節能補貼入圍企業及產品型號沒有公布。“不知道哪些產品是獲得國家補貼,你讓我們怎么辦”,6月1日政策落地當天,上海一位賣場負責人對記者抱怨道。
之后數天,廠商人士和賣場人士都在焦急等待著產品目錄的公布,終于在6月4月,盼到了空調和彩電入圍節能補貼活動的產品目錄。
但是產品目錄出來之后,商家們仍面臨著問題,具體補貼方式沒有出臺。
“補貼到底是采取價格直降,還是現金返還給消費者的方式,現在還不明確”,6月5日,上海一家電賣場市場部負責人表示,雖然現在外界普遍認為是價格直降的方式,但她認為并不準確。在三部委公布的節能產品補貼細則中,要求納入推廣企業銷售網絡的流通企業及銷售網點必須具有及時向消費者兌付補貼資金的能力。“如果是價格直降,那么沒必要說明這一點,企業不需要直接向消費者兌付補貼資金。”
而且,補貼細則中還要求推廣企業將銷售、安裝及用戶信息及時錄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信息管理系統,“但是到今天(6月5日),我們還沒有拿到登錄該系統的用戶名和密碼”。這位賣場負責人士說道。
消費者擔憂提價后再優惠
雖然政策已經出臺,但是從剛開始幾天的情況來看,市場反應并不熱烈。6月5日,記者走訪了中山公園商圈的幾家家電賣場,發現賣場里并未大張旗鼓的宣傳節能補貼政策,而消費者對此也似乎熱情不夠。
在國美和永樂賣場內,記者沒有看到電視機和空調產品上貼有節能補貼的專門標識,只有向營銷人員詢問,才會告知部分符合條件的產品享受國家節能補貼。在蘇寧電器門店內,記者只看到長虹、海信等少數品牌的電視機廠商貼著手寫的標識“本產品享受國家節能補貼,補貼額是×××元”。
銷售人員對促銷節能補貼產品的熱情似乎也不足。與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的“普惠制”不同,這次節能補貼新政屬于有選擇性的補貼,主要針對的是目前市場中的中高端產品,且能效級別越高,補貼金額也就越大。但是這些產品的售價普遍偏高,“補貼金額實際上沒有多少”,一位賣場銷售人員直言不諱的表示,他建議記者可以考慮能效級別低,但是價格便宜的產品。
銷售人員表示,補貼是采取價格直降的方式,“比如售價2500元,補貼200元,我們直接就以2300元的價格賣給你。”賣場銷售人員表示。但是,消費者心中卻有一絲疑慮,機器上標識的價格是否就是最低售價,會不會抬高售價后再進行補貼。如果是這樣,消費者實際上并沒有享受到優惠。
“我覺得,要不就像以舊換新那樣,直接返還現金給我們。或者說,像前些年買節能空調那樣,規定空調最高售價是多少。”消費者陳先生說道,這樣能讓大家清清楚楚地感覺到補貼和優惠。2009年,上海曾開展了節能空調的政府補貼活動,當時規定了空調的最高售價,陳先生當時家里買了一臺空調,“現在沒有這個規定,到底心里有點不踏實。”陳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