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凌晨消息,原本是京東商城店慶日促銷的6月18日,卻變成競爭對手天貓圍剿京東商城的價格大戰,雙方不惜投入巨資讓利消費者,前者希望能夠有一份漂亮的銷售數據報表,而后者則希望拖延其上市的步伐。
以戰應戰
6月18日是京東店慶日,每年這個時候京東都會發動大規模促銷活動,今年卻是最大動靜:不僅在前夕在各大電視臺黃金時段推出店慶廣告,還將該行動定位為“有史以來的最大讓利優惠”,為了配合這一活動,京東甚至暫停與所有返利性質網站的合作。
根據京東對外宣傳的口號,本次店慶日除了在價格上“讓利10億元”,還將向用戶贈送6.18億元的京東券,具體的優惠措施如電腦數碼半價搶、服裝1.8折起等。這一活動不僅動工巨額財力,還耗費京東近千名員工加班。
為了配合這一店慶日,京東商城微博官方賬號、高管微博賬號齊刷刷將頭像替換為店慶日標識圖片,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為何在電商寒冬下,屢次被傳資金緊張的京東,為何依然要進行賠錢賺吆喝的買賣?就在上個月京東商城在香港舉行IPO推介會,市場分析認為,京東需要有更漂亮的銷售額來推動其IPO進程,大規模促銷無疑是吸引用戶和提升銷售的好方法。
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京東商城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天貓自然不會忽略。雖然從模式上來說,京東主要是自主采購兼有開放平臺的B2C模式,而天貓則是只做平臺的B2B2C模式,兩者并不是在最直接的競爭中交鋒,但在爭奪市場份額、搶占IPO先機方面卻激烈碰撞。
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本將11月11日作為促銷巔峰的天貓,在京東的主場上進行了一場“阻擊戰”:先是宣布6月18日發放4000萬元現金紅包,隨后又在活動進行過程中追加1000萬元,并且將幾乎所有垂直業務線都投入促銷打折中。
截至發稿時,雙方的價格大戰并未完全結束。京東商城對媒體披露的數據顯示,京東今日家電整體銷售額已是去年618的5倍,其中32寸彩電單日銷量突破15000臺、1匹空調突破10000臺、飛科剃須刀單品突破20000臺、50寸以上大屏彩電突破5000臺、雙門大冰箱突破10000臺、風扇突破50000臺。
而來自天貓披露的數據則稱,其半天時間10個品牌一共成交10萬張訂單,以單價100元每單保守估計,光上午就實現1000多萬成交額。截至當天下午2時,天貓化妝品就已完成平日一天的銷量,部分國貨品牌銷售金額環比飆升4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