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蘋果Siri語音進入大眾視野之后,語音應用產品開始不斷的涌現出來,電視機也開始邁入“語音時代”,國內諸多智能電視從2011年開始逐步普及上了智能應用。
但是這種看似科幻的技術,卻并不一定適合電視。
首先,各家企業采用的智能語音技術可能略有不同,尤其是在識別精度、準確性方面大有差異。第二,手機、平板電腦面向個人應用,可以建立適合個人的口音識別適應機制,逐步提供精度,但是電視是多人家庭使用,大家的語音口音差異會制約產品識別語音的精度。第三,語音操控菜單不可能時刻打開,實際上消費者使用語音功能還是不能離開“遙控器”。
實際上,電視使用語音功能還擁有一個“私密性”的問題。擺在客廳的電視與個人手里的手機完全不同:如果語音拾音器在電視機上,那么也許你的大聲吼電視才能聽見,所以語音拾音器在遙控器上更合適:那么拿著遙控器用語音操作,又有什么意義呢?,當然,當語言識別技術功能發展到特別強大和特別智能的時候,筆者認為這項功能還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如果我們隨便說什么電視都能智能識別,如說:看湖南衛視、翻到湖南衛視、湖南衛視、切臺到湖南衛視、湖南電臺等這樣的話,電視都能很快換到湖南衛視臺,而不管電視當前是在待機、上網、看DVD等狀態,都能切換過去。但愿這一天能早日到來,
實際上,目前語音技術的意義不在于作為一種控制技術,而在于電視能自由讀書(用電視讀書這有些大材小用),或者電視能更具語音自由的記錄成文字(就像手機發語音識別短信)——但是就目前而言這兩種語音應用在智能電視上還不成熟。
再次筆者在強調一下,語音識別技術一定未來的一項重要技術,而國內電視廠商目前在積極推動這一技術,這一初衷是好的,只是筆者希望廠商們再多花些心思能盡快把語音功能做得更智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