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即有機發光顯示技術,屬主動發光,其正極是一個薄而透明的銦錫氧化物(ITO),陰極為金屬組合物,而將有機材料層(包括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等)包夾在其中,形成一個“三明治”。接通電流,正極的電洞與陰極的電荷就會在發光層中結合,產生光亮。根據包夾在其中的有機材料的不同,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OLED電視具有厚度薄、對比度高、色彩豐富、分辨率高、視角寬廣等特點。
通常40英寸TFT-LCD液 晶電視的功耗在200瓦左右,50英寸PDP的功耗在300瓦以上,而一臺40英寸的OLED電視功耗將在100瓦以下,當然OLED顯示設備帶來的不僅 僅只是省電那么簡單,還因為OLED不含鉛、汞、鎘等有害物質,其低碳環保理念與突出的顯示性能,成為全球公認的綠色低碳顯示設備。
什么是OLED屏幕顯示設備
OLED顯示設備的全稱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為有機發光二極管。其原理是在兩電極之間夾上有機發光層,當正負極電子在此有機材料中相遇時就會發光,OLED屏幕擁有很強的抗干擾性,在陽光的照耀下仍然可以顯示出清晰圖像。
從目前家電市場來看,除了韓國廠商積極地發展AMOLED事業外,為了不在次世代TV市場競爭中缺席,日本廠商包括Sony、Panasonic均已表露出對于OLEDTV產品的興趣,以及希望在2015年OLEDTV產品可以上市的目標,但由于日本電機廠商在2011會計年度的大幅虧損,將來在投資面板廠方面將更為謹慎。而中國臺灣的友達光電也于2011年開始為移動設備大規模生產OLED顯示屏。
隨著OLED面板產能的擴展,國內彩電業的OLED面板采購能力會得到加強,OLED彩電也不會長期成為少數先進品牌的獨有產品,這也意味著國內彩電企業將面臨OLED彩電轉型所產生的沖擊。
LCD與OLED的區別
總的來說,OLED面板與LCD面板的重要差異在于沒有“背光源”,也就是沒有所謂的“后段模組工藝”。而投資后段模組工藝是國內彩電企業,在LCD時代增強盈利的重要舉措之一:幾乎所有品牌企業均有涉足。在后段模組上的投入,占據有國內彩電產業平板終端生產性投資的三分之一。但是,OLED電視采用自身發光技術,該技術的普及必然會使得“后段模組”這部分產能被淘汰。這將會在OLED電視的普及中后期,對國內彩電企業資產減值形成很大的壓力。
LED與OLED的區別
現在LED電視機是邊界發光的LCD(液晶顯示器),它通過分布在屏幕四周的大量發光二極管將光線由獨立導線傳送到屏幕的中央。它使屏幕變薄了,但同時也帶來了令人討厭的可視角度問題。
相反,OLED(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屏幕是由有電流通過時能夠發光的有機材料組成。OLED自身能夠發光,因此不需要背光源,所以OLED屏幕的性能比其它競爭產品更為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