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回彈反光鏡結構的誕生
早期的單反相機取景和拍攝要分幾步的,反光鏡要給快門上弦之后才會落下,光圈和旁軸鏡頭一樣是全手動的,要先開到最大光圈取景,在昏暗的腰平毛玻璃上對焦,然后折算一下光線,調到你想要的那一檔光圈,按快門,咣當一聲巨響后眼前一片漆黑,至于到底沒有拍到你想要的東西就只有天曉得了。SLR是如此的麻煩,以至于大部分記者寧可用大中副新聞機也不碰單反,卡帕,布列松那一代人也沒有用SLR的,不是他們不想,而是SLR實在是太不成熟。直到1954年Pentax做出了 Asahiflex IIb,才有了第一部的反光鏡即時回彈單反相機,這樣,135單反相機才算是真正的進入了實用化的階段。
高速縱走焦平面快門
快門是相機的核心部件之一,相機通過控制快門的開啟時間來控制膠片的曝光時間,按照安裝位置來分的話,常見的快門有鏡間快門(leaf shutter)和焦平面快門(focal plane shutter),按照行走方向來分有縱走快門和橫走快門,按照快門材質來分又有布簾快門和鋼片快門,總體來講,沒有在單反上用鏡間快門的,橫走快門和布簾快門的速度很難做到太高。因此,現在的頂級機身上已經是縱走焦平面快門一統天下,至于快門葉片的材質則從早期的鋼片發展到蜂窩鈦合金片,再到現在的碳纖維復合材料葉片,整個一個材料科學的發展縮影。
雖然焦平面快門出現的非常早,但是速度卻怎么也做不快,早期最好的是Ihagee生產的127幅面相機VP Exakta所用的快門,速度范圍從1/25秒到1/1000秒,加上B門和T門,這個快門在當時非常先進,直到1960年,才由柯尼卡開發的單反Konica F超過。Konica F搭載了名為Hi-Synchro的縱走幕簾快門,最高速度為1/2000秒,閃光同步為1/125 秒。在當時為最快。想想直到七十年代,最快的專業相機也不過是1/1000秒而已(要到71年的佳能F1才有1/2000的橫走金屬幕簾快門)。
但是因為這個快門制造麻煩,而且太出色了,沒有其它的制
造商跟進。(柯尼卡從1953年開始花了7年來研制這部快門,另外從1955年開始花5年研制機身。)碰巧的是,在1957年左右,一個日本發明家獨立的研制出一個新穎的快門。他試圖向各大公司推銷自己的發明。Mamiya很感興趣并做了兩年的研究。但是,Mamiya最后沒有生產這部快門。Mamiya覺得非常抱歉就把這部快門介紹給Copal。Copal在Konishiroku(Konica)和Mamiya的財力支持下對這部快門進行了徹底的開發。同時Konishiroku(Konica)和Mamiya 也把自己的快門技術提供給Copal。Konica的Hi-Synchro快門對Copal的影響很大。不久Asahi Kogaku(Pentax)加入了聯盟,然后到了1961年,第一部Copal Square I 開發出來了。當時,只有Mamiya,Konica和Pentax才能用這部Copal快門。但是Mamiya制造了Nikorex F(不是Nikon),所以這部相機是第一個使用了這部快門的相機。1965,Copal Square S 開發成功. 這是最著名的Copal 機械快門,以后被用在各種各樣的相機身上。同年Konica用此快門制出Auto Reflex。此后,Copal快門不局限在這三家公司,所以,Copal S快門被用在Nikkormat FT,Sigma Mark-1,Ricohflex TLS401,Singlex TLS,Exacta Twin TL,Cosina Hi-Lite等等相機上。1965年Copal S 快門被大量的模仿制造。直到90年代還還有許多SLR在用這部快門和它的模仿品。更值得說的是,60年代用這部快門制造的相機很多到現在依然準確無誤。速度從B門,1秒到1/1000秒,閃光同步為1/125.這在當時的機械快門里都是最高的。
現在的單反相機既高速又方便,而且基本上使用了人道主義的工作方式來避免攝影師淪為一個可恥的腰肌勞損患者,按說已經非常完善了,不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這次居然是……“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