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式3D與偏光式3D的技術爭斗升溫。昨天,LG電子全球液晶電視事業部總裁盧石鎬在華表示,韓國消費者100%選擇不閃式3D電視。
目前,3D電視分主動快門式和偏光式(又叫不閃式)兩種技術流派。三星、松下、索尼、夏普等液晶電視主要用主動快門式3D技術。LG、創維等液晶電視主要使用偏光式技術。今年3月初,創維量產了不閃式智能3D電視后,以不足5000元的售價(42英寸3D電視)打起價格戰,搶占市場,此舉遭到了快門式3D企業的反擊。隨后,以三星電子為首的主動快門式陣營表示,主動快門式3D技術不受視野、視距限制,能夠提供畫質鮮明的高清立體影像,這一技術比偏光式3D技術節省30%的電耗,擁有更好的環保性能。并直指偏光式3D電視存不能觀看全高清(1920×1080像素)3D影像、產生視角變窄亮度降低等問題,所以售價低。
昨天,在LG電子舉辦的2011年LG Smart Life新品發布會上,盧石鎬坦言,去年,LG也生產過主動快門式3D電視。但隨后發現這種技術的電視,長期觀看會使消費者出現眩暈等不適狀況。而且同時觀看主動快門式3D電視的人數不能超過7人。超過7人,主動快門式眼鏡就接收不到信號。側面觀看3D電視也受限。“電視是一種以家庭為單位的媒介,主動快門式不適合全家人觀看。所以,LG予以放棄。”
“主動快門式是第一代3D技術,不閃式是第二代3D技術。”盧石鎬強調稱,3D電視整機成本相差無幾,關鍵是3D眼鏡成本不同。據介紹,不閃式3D眼鏡每個售價在100元左右,而主動快門式3D眼鏡售價在1000元左右。
盧石鎬還透露,關于快門式3D與偏光式3D哪種好的問題,LG電子曾在韓國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調研內容包括健康、安全、舒適等方面。結果顯示,無論是網絡測試,還是賣場體驗,韓國消費者100%選擇了不閃式3D電視。
盧石鎬建議中國消費者可到家電賣場進行體驗。“帶上3D眼鏡后,哪個舒適就選擇哪個。”不過他補充說,相信持續觀看30分鐘后,消費者都會覺得偏光式3D電視舒服。
昨天,LG向中國市場推出了不閃式3D液晶電視新品。共有2個系列,尺寸有42、47、55和65英寸。LG電子表示,今后LG電子的3D電視都將使用不閃式3D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