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和松下曾經在全球消費電子行業扮演著叱咤風云的角色,然而近些年,隨著蘋果、谷歌、三星電子的強勢崛起,日本企業的行業地位岌岌可危,索尼、松下兩大傳統家電企業開始摸索轉型之路。在這條路上,他們選擇了不同的方向:索尼在不斷強化移動互聯戰略,松下則漸漸偏離家電業務,向新能源、環保領域發展。孰優孰劣,拭目以待。
索尼攬“四屏”
作為索尼的主營業務,索尼電視已經連續7年虧損。相比之下,移動互聯業務飛速發展,讓蘋果、谷歌賺到盆滿缽盈。盡管索愛手機也曾盛極一時,但近年已淪為二線品牌,索尼既沒有推出像walkman那樣的革命性產品,也沒有搭建起創新的商業模式。
今年初,索尼進行業務重組,將其全球業務分為“消費類產品與服務集團”和“專業設備解決方案集團”。這次重組被稱作是“以蘋果的模式挑戰蘋果”,因為在消費電子領域,索尼不僅擁有電視、PC、手機、平板電腦、游戲機等在內的全產品線,更重要的是,索尼還擁有影視、音樂等內容資源。雖然蘋果已將iMac、iPad、iPhone等終端整合到統一的運營平臺之上,但在內容方面,索尼更勝一籌。
近日,索尼宣布將以10.5億歐元現金收購愛立信持有的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公司50%的股份,將索愛變成自己的全資子公司。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索尼收購愛立信的持股對其智能手機業務的發展是一大利好,這也是索尼作為老牌家電企業向移動互聯網領域轉型的一個標志。”
據悉,該交易將使索尼獲得大量的知識產權交叉許可協議以及5大重要的專利群。張毅認為,在智能手機領域,索尼積累不深,尤其是在知識產權方面。他說,谷歌、蘋果、微軟等企業之間的專利戰充分說明了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收購愛立信的持股是索尼獲取專利的最好方式。
索尼方面表示:“索尼整合了智能手機業務、獲得了包括大量交叉專利許可在內的重要戰略性專利后,其‘四屏戰略’將更加完善,并將開創全新的網絡娛樂世界。”在轉型之路上,索尼正不斷強化“移動互聯戰略”,如何實現多屏分發、打造內容+終端的模式是其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