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靠互聯網進行人際溝通成為社會顯著現象
調查數據顯示,受訪者中60.8%使用最多的聊天方式是依靠互聯網使用MSN、QQ、微博及視頻進行聊天;每天在網上與朋友、家人聊天的占到了33.9%;由此看出,云時代公眾依靠互聯網進行人際溝通已成為一種顯著的社會現象,越來越多的人依賴于互聯網進行情感溝通。
同時,65.2%以上的受訪者表示與家人的見面的次數差不多為一周一次甚至更少,這表明目前家人相聚的時間明顯偏少,長此以往,將非常不利于家庭情感的維系。
2、個人智能終端導致社會個體化分離,引情感冷漠
在個人智能設備使用情況方面,高達71 %受訪者擁有智能手機、PAD、個人電腦等個人智能終端,其中PC占個人智能終端的26.3%,PAD占21.5%,表明目前個人智能設備的普及度較高。
在個人智能終端的持有者和使用者中,33.30%的消費者期望與家人和朋友分享智能個人終端帶來的快樂;高達33%的消費者在擁有個人智能終端之后,選擇獨處和“宅”;另有33.70%的消費者介于兩種需求之間,表示雖然想分享快樂但也喜歡有“宅”的個人時間,社會個體化分離趨勢已不容忽視。
就受訪者對個人智能設備使用帶來的影響調研顯示,約67.6%的使用者認為使用個人智能終端可以擴大社交圈,提高生活效率,獲取海量資訊等,對個人智能終端的優點表示認可。這表明,快捷、共享、海量、社交化是智能產品必備的特點,消費者也樂于接受產品智能化或云技術化帶來的好處。
但同時有15.5%的消費者認為,因為個人智能設備的使用讓與家人朋友的溝通時間變少;而另有16.9%的消費者認為互聯網正在替代面對面溝通;調查顯示,個人智能終端的廣泛使用也正在帶了淺溝通、淺交友、情感冷漠的社會化問題。
3、個人智能設備使用時間過長,擠占家庭相處時間
在本次調研中,就個人智能設備使用時間的調研數據顯示,使用個人智能設備每天達到3小時以上的受訪者接近五成。其中,47%的消費者每天使用個人智能終端3到5小時,而2.1%的消費者使用時間超過5小時。
每天在家使用個人智能設備已成為主流。數據顯示,高達47.5%的消費者每天在家使用個人智能終端1到3小時;2.3%的消費者使用時間超過3小時。
對于普通上班族而言,每天在家除去睡覺和吃飯時間,與家人相處時間只有大約3小時。個人智能設備使用時間正在嚴重占據家人相處時間,阻礙家庭情感溝通。
調查發現,隨著個人智能終端使用時間的上升,每天跟家人一起看電視、交流溝通的時間已大幅縮水。調查數據顯示,46.9%的消費者每天和家人一起看電視、交流溝通的時間少于30分鐘。全家人一起看電視并交流溝通,這種中國家庭傳統相處模式正面臨危機,而各自玩自己的智能設備正在成為常態,中國家庭相處和溝通時光已遇到嚴峻挑戰,如何重聚家人、互相關愛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4、云電視仍處于推廣期,需加強知識普及和體驗
調研數據顯示,僅有14.2%的受訪者表示沒聽說過云電視,但在知道云電視的人群中,52.5%的消費者對云電視并不了解。這表明云電視仍處于概念推廣期,在云電視的下一步發展中,相關部門、機構及各企業必須增強云電視技術和知識的普及,并進一步加強消費者體驗,增進消費者對云電視的認知。
5、云電視認知模糊,行業及消費者需標準指導
在對云電視的應用調查中,各選項占比相對平均。在調研問卷設定的多達13個選項中,消費者的選擇幾率均在7%的區間內。而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答案為“其他”的選項也得到了7.50%的投票。調研數據表明,消費者對云電視的的認知是模糊的,但同時,對其又有著非常高的期望和要求。
調研結果顯示,現階段非常需要一個云電視的行業推薦標準或指導意見來規范對云電視解讀,來理清消費者對云電視的認識,并指導云電視各相關產業和企業的行為,這將有利于云電視的健康、有序發展。
6、云電視的視頻聊天功能最受關注和歡迎
調查中,從受訪者“最喜歡的云電視功能和應用”、“最優先使用的云電視功能和應用”、“必備的云電視功能和應用”三個命題的綜合統計結果顯示,“利用云電視進行視頻聊天”選項占比達28.9% ,視頻聊天成為最受關注和歡迎的云電視應用和功能;“與其他設備互聯互通”占比超過20%,據第二位。數據表明,消費者最關心云電視與其他智能設備間的互動體驗和社交功能,同時云電視的教育學習功能與網絡搜索功能也得到了消費者的集中關注。
7、Android+成為消費者最看好的云電視操作系統
在針對云電視操作系統的調查中,基于電視定制的Android+操作系統成為消費者最為看好的云電視操作系統,占調查總量的37.1%; Windows系統獲得了26.9%的支持率,位居第二;Linux系統得票率16.5%,居第三。
值得關注的是,手機Android操作系統也獲得了6.8%的支持率。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高度認可Android操作系統,同時,也認為云電視的操作系統應基于電視的使用習慣與硬件特征來定制開發。
8、平民價格的云電視更具有市場潛力
在云電視的購買意向方面,68.6%的受訪者表示有意向購買云電視,其中34.7%的消費者表示會購買;33.9%的消費者有意向,但會參考價格、質量等因素。
在以42寸為例的云電視價格調查中,33.5%的受訪者可以接受5000-8000元(人民幣)的價格, 33.7%的消費者者更傾向于5000元(人民幣)以內的價格。按照消費者的價格預期,云電視的市場前景將受價格因素影響,平民價格的云電視則更具市場潛力。
9、功能、應用及內容的豐富程度為云電視首選指標
調研結果顯示,云電視作為彩電業的革命性產品,消費者對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選購時所看重的因素也出現新的變化。其中,功能、應用及內容的豐富程度最受消費者關注和重視,占比達11.3%;此外,品牌影響力、服務及品質、價格三方面因素也是消費者比較注重的部份,占比各達11.2%,3D顯像緊隨其后。
10、快速響應處理問題,提供強大內容服務最受青睞
在針對所需服務的調查中,對云電視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快速響應和處理,依然是消費者對企業的首要要求,占比達25.2%。針對云電視這一全新產品,25.1%的受訪者希望有強大的平臺以支撐持續、穩定的內容服務;而希望廠商能提供功能和應用的可持續擴展與升級,占比達25%;另有24.7%的受訪者希望有專業工程師能提供貼心的操作指導。
11、研發能力、國際化程度、云產業布局成評判依據
調查中,30.5%的受訪者認為,企業具有強大的研發團隊,才能提供更好的云電視服務;23.3%的受訪者更青睞具有跨國業務的國際化企業;而在云產業布局上是否完整,也成為了企業實力中相對重要的部份和消費者選購云電視的評判依據(18.3%)。調研結果表明,進入云時代,研發能力、國際化程度、云產業布局等整體實力,正在成為彩電企業的制勝關鍵。
12、國產品牌云電視已實現對消費者心智的成功占位
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選購云電視所傾向的品牌中,國產品牌整體靠前,占比已超9成。其中,從互聯網電視時代就走在智能化前沿的TCL以37%的占比領跑,成為云時代最受消費者喜歡的云電視品牌;而國產品牌海信、長虹、創維、康佳、及海爾緊隨其后。外資品牌方面,三星獲得了7.8%的受訪者認可。總體而言,在云電視產業革命中,國產品牌先發制人,已成功搶占了消費者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