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近,盜賊多。一上海友人所住小區,一夜之間,六層樓均被盜賊洗劫一遍。可謂猖狂之極。由此可見,平安城市的建設還任重而道遠。從身邊需求追溯到投資品種,我們認為,安防產業必將大放異彩。而安防產業“十二五”規劃審議稿提出,到“十二五”末該產業規模將翻一番,總產值達50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市場中涉及安防的幾大巨頭,估值并不便宜,比如海康威視的總市值已逾450億,雖然公司在努力升級轉型,但能否轉型成功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近期披露的安防產業“十二五”規劃審議稿提出,到“十二五”末該產業規模將翻一番,總產值達5000億元。而產業鏈中視頻監控業硬件設備廠商最值得關注。在視頻監控朝著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和高清化邁進的時代,誰能在5年之內成為真正的系統開發商和開放式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將成為未來的霸主。國內上市公司中,可角逐此寶座的應是海康威視與大華股份。
“十二五”末總產值將達5000億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安防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上,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行業“十二五”規劃起草工作組組長靳秀鳳披露了安防產業“十二五”規劃的審議稿:到“十二五”末期實現產業規模翻一番的總體目標。年均增長率達到20%左右,2015年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實現增加值1600億元,年出口交貨值達到600億元以上。
靳秀鳳表示,之所以能夠保持20%的高增速,依據是“十二五”安全需求的環境依然存在,不斷深化的應用潛力仍然強勁,科技發展的潛力會產生爆發性效應,數字城市建設和安防物聯網會成為新的強勁增長點。
視頻監控設備商最值得關注
大安防系統涵蓋:視頻監控系統、可視對講系統、門禁系統、電子巡更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防盜和聯網報警系統等。其中,視頻監控系統處于核心地位,因為其他系統基本都需與其結合應用,而且視頻監控系統在安防系統中的產值占比也最大,達到40-45%。全球前二十大安防企業排名中,基本全是視頻監控設備供應商。
典型的視頻監控系統分為前端和后端兩部分,前端主要指視頻采集(攝像頭),后端主要指視頻存儲(DVR)。整個系統具體包括:攝像機、攝像機配件、控制設備和矩陣、數字錄像設備、視頻服務器。
從整個視頻監控產業鏈角度分析。最上游是音視頻編解碼算法協議標準組織。其次是芯片廠商,然后是硬件設備廠商,集成音視頻編解碼處理芯片及圖像傳感芯片,通過電路開發以及嵌入自主設計或軟件廠商所提供的軟件控制系統,研制出整機設備。而軟件廠商則主要為硬件設備廠商或集成商或終端用戶提供軟件管理系統。硬件設備廠商和軟件廠商主要向系統集成商或運營商提供產品,有時也會直接面向終端用戶。
現實情況是:電信運營商、系統集成商和軟件廠商在安防集成產業方面尚處起步階段,特別是系統集成商和軟件廠商市場集中度很低;而處成熟階段的安防芯片產業市場集中度較高,由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基礎薄弱,安防視頻監控產品專用的集成電路等核心元器件基本依賴國外進口,技術基本由國外巨頭壟斷。
因此,最具投資價值的是處在產業成長階段的國內硬件設備廠商。在部分領域已經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具有一定競爭力,產業集中度有望提高。而且,其背靠本土大市場,具有市場、人力資源、電子硬件制造產業鏈優勢,且已具備全球化條件。
在目前數模監控時代,核心設備DVR領域最具價值是行業的“雙子星座” 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這兩家合計已經占據了行業的半壁江山。當然,業內還有大立科技、深圳同為、深圳銳明、中山利堡、漢邦高科、科達、卓揚、浩維、圖敏、東舜、波粒、同洲等公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行業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視頻監控公司東方網力副總裁馮程對記者表示,DVR技術壁壘并不高,“今后,隨著國產AVS標準的推進,國產芯片大規模投入,競爭將沒有技術壁壘。”
視頻監控市場應用前景廣闊
從宏觀面的大邏輯上看,加速轉型的中國社會越來越多的面臨不穩定因素,社會治安防范復雜度日益提高。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用于維護公共安全的投資將呈穩定增長。此外,在人力成本日漸高漲的背景下,視頻監控等技術防范手段能夠極大替代人工,極大提高監控效率;而且,視頻監控也是物聯網各類應用中最明確最易啟動的應用。
從具體應用看,廣泛涵蓋平安城市建設、高鐵建設、高速公路建設、地鐵城軌、城市智能交通、大型活動、環保管理、校園監控、社區家庭。僅以校園監控為例,安信證券認為,一般而言,幼兒園安防項目需投資5萬-20萬元,中小學10萬-50萬元,普通高校200萬-500萬元。粗略推算,整個校園監控安防系統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
據統計,目前全國有40 多萬家連鎖型企業、57 萬所中小學、971.77萬戶實有企業、2948 萬戶實有個體工商戶、8000 多萬寬帶家庭。相比2009 年國內100萬臺左右的DVR 銷售量,隨著安防意識的提高,視頻監控市場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公安部科信局科技管理處處長李明甫曾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要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積極開展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要把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納入各地政府規劃中;公安部要求實現部、省、市三級聯網,重點建立部、省、市三級視頻監控共享平臺,做到資源整合、信息共享;此外,還要借鑒開展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的經驗,指導社區技防建設和農村治安防范體系建設。
2005 年10 月,公安部對全國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試點工程(即“3111”試點工程)進行了部署,確定了22 個城市為部級試點城市,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確定了400 多個試點縣、市、區,要求2010 年前在全國大中城市完成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
而“十二五”期間,全國城市地區要基本完成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實現對重點地區的全覆蓋,各省市級和有條件的縣(區)級公安機關完成監控報警平臺數據庫建設,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警種的信息共享。
2011年,“3111 工程”進入整體推進階段,推廣至每個地級市,整體直接投資近1000 億元。未來五年,中國各大城市將繼續投入巨額資金全面開展城市報警監控網絡建設。據公安部科技局的估計,一個中型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設投入將達幾百億,其中視頻監控系統所占比例為28%。目前我國共有2300 多個設市城市和縣城,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搶先升級成系統開發商者為王
毋庸置疑,IT行業是一個技術更新極快的產業,過往的大量案例已經證明,技術上的固步自封很可能被無情淘汰,其結果是災難性的。視頻監控行業已經過了以VCR為核心設備的傳統模擬監控的第一階段,正處在以DVR為核心設備的數模監控時代(前端模擬、后端數字)的第二階段,而第三階段以前端數字化、傳輸和存儲網絡化、流媒體管理為特征的第三階段正在進行部分技術替代。總體來說,視頻監控行業技術呈現出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而目前的行業龍頭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正處第二時代的頂點,在DVR領域,兩者市場份額達到61%(海康45%,大華16%,2009年)。這個成熟的技術市場空間已經很小,而緊接著的是前端數字化時代,相關廠商首先需要重新構建在前端攝像頭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與之伴隨的是后端網絡化和智能化。
視頻監控發展到今天,追求標準統一、開放兼容、高清智能逐漸成為主流需求。因此,技術路徑上未來占據先機的關鍵是:具備基于前端數字化、后端網絡化、智能化的安防系統解決方案的開發能力。設備開發商需要借此升級為系統開發商,也就是:對非標的數據庫、軟件總線、設備等基礎設施進行標準化封裝的操作系統層;進行流媒體調度和管理的中間件層,并面向應用層開放各種應用服務模塊接口;根據用戶需求,在應用層開發各種應用服務軟件通過網絡接入中間件層。
在實現途徑上,要求設備廠商向提供“一站式需求”的安防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同時,改變“重硬輕軟”的局面,大力提升軟件研發實力,適應下游應用往多樣化、差異化方向發展。
但招商證券認為,由于目前以視頻監控為核心的安防系統,前端數字化進程才剛剛開始,后端傳輸網絡化和管理智能化也才剛剛起步,離統一標準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五年,但已足夠在系統開發商之間確定市場競爭格局。屆時,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系統開發商將面臨向安防運營商升級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