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彩電業這部連續劇,真是越來越有看頭了。
日前,多位國內彩電企業人士在接受《中國企業報》采訪時透露,“相對于2009年、2010年的明爭,2011年的企業競爭將轉向暗戰,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將進一步深化,但產品和技術亮點將不會出現大的變化,企業將圍繞2010年的產品布局打響陣地攻堅戰。”
浙江萬里學院客座教授馮洪江認為,“如果說轉型升級是2010年彩電業的核心內容,那么2011年彩電業的核心則是戰略突圍,確保企業在全產業鏈等戰略布局上的優勢提升和擴大。”
記者注意到,在市場環境、企業增長方式、上游產業鏈等一系列不確定影響的共同推動下,中國彩電業在2011年將繼續生變,競爭重點將從市場、價格等營銷層面快速轉向品牌、技術等戰略層面。惟一不變的則是,國內企業在平板化浪潮下追求市場份額和產品話語權最大化的目標。
2010年轉型升級
2010年,平板電視的LED產業升級戰全面打響,成為市場最大的爆發點,海信、夏普、三星、長虹等幾乎全球所有的彩電巨頭均參與其中。來自中怡康的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10月份,LED液晶電視的銷售量占比達到了33%,環比增長53.6%;銷售額占比達到了45.6%,環比增長47.5%。
如果說LED液晶電視“以速度制勝”,在僅僅一年多的時間里就成為了市場的絕對主角,那么3D、智能,已經不再是概念,而變成了觸手可及的消費產品,仿佛在一夜之間遍地開花,迅速占據2010年底全球主要家電賣場最顯眼位置,成為企業實現市場競爭結構升級的重要高端標志。
轉型與升級成為2010年中國彩電業最耀眼的關鍵詞。在海信電器總經理劉洪新看來,如果說LED是對LCD產品技術和產業鏈轉型并重新構建的重要力量,那么3D和智能電視的出現并受寵則被認為是市場消費升級后企業順應消費需求變化的創造性產品。
TCL、長虹等企業相關負責人也認為,在經歷了規模化增長的量變后,中國彩電業在2010年實現了企業增長方式質的飛躍。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關注到產品功能和技術趨勢的發展方向,開始回歸到以產品為本位的商業競爭軌道中。
2011年戰略突圍
在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看來,2011年平板電視市場將繼續保持著2010年產品和技術發展方向,不會再出現類似于智能電視這樣的新技術產品,因此這將會給國內企業留出一定的發展空間,讓企業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到企業內功的扎實和提升過程中,全面推動在新商業環境下商業模式的完善和提升。
多年來,“全產業鏈的戰略布局不足”一直被認為是國內彩電企業最大的發展軟肋。近年來,海信、長虹、TCL、康佳等企業則在積極實施“向上走”的戰略擴張,立足下游的規模化制造和分銷的商業模式,全面涉足高世代平板顯示面板、半導體芯片等核心領域,欲重新定義新的價值鏈分配體系,由此拉開了中國在高世代面板項目上的投資熱潮。
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總監彭煜認為,“近年來,中國彩電業表面上是在打造全產業鏈競爭體系、構建新的商業模式,實際上是增強企業抗風險的能力。當前對于全球很多彩電企業而言,除了比速度,更要比耐力和抗風險能力。”
長虹多媒體相關負責人則認為,“從PDP、LCD到OLED的戰略布局過程中,長虹深刻地感覺到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從市場搶跑到戰略搶跑,國內彩電企業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練內功。”成立40多年來,海信始終以“技術創新”為企業成長基因,最終全產業領跑的成功案例,也再度演繹了戰略和技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