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視頻監控分析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從高高在上的“神壇”逐步走向應用面,在一些高端項目,如機場、鐵路、監獄等行業中嶄露頭角,在極大緩解了人力的同時,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智能視頻分析走向應用帶來的憂患
鞍山市公安局在該地的“平安城市”項目中,使用的智能視頻分析系統,對火車站、商業街、重要路口等區域進行預警提示,如在一些重要部位劃定監控區域,系統能標識出進入該區域行人的停留時間及人流量,當行人停留時間超過預定值時,系統會立即發送報警信息至監控中心,以防止客流高峰期可能引發人員擁擠和踩踏事件的發生,而監控人員可在后端監控中心實時查看,變“被動”為“主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鞍山警方通過智能化視頻故障分析與報警系統,隨時對視頻可能出現的噪聲、偏色、畫面凍結、視頻信號丟失、云臺失控等狀態進行檢測、分析、判斷和報警,保障監控系統正常有效地運行,使得警方不僅可以隨時監測視頻的使用及運行情況,不再為查驗視頻能否正常使用而投入人力,還可將解放出來的警力投入到更多的警情處置工作中。
智能監控系統瓶頸衍生視頻質量診斷需求
視頻監控系統目前不再僅限于應用在銀行、軍隊、政府等高端部門,已快速遍及到民用領域,且系統規模越來越大,監控畫面數量也越來越多,使傳統方式下的監控人員正面臨著“眼觀六路”的困境。當然,這一困境也催生了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的不斷發展。
但是智能視頻技術走向應用端,雖極大地緩解了人力,提高了效率,不過隨著視頻監控點位的不斷增多,如果僅靠人眼對故障畫面逐個排查,顯然效率會十分低下。北京光橋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乃憲認為,這種情況對于發展迅速的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無疑形成一個瓶頸,一方面是實時的、高效的基于畫面的智能分析;另一方面則是滯后的、低效的依靠人力的故障排查,這樣會對智能分析造成一定影響。
對于這方面,北京博睿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張恩偉認為:“無論是視頻監控還是視頻分析,首先得保證攝像機傳輸過來的視頻是正確的,若攝像機的視頻信號已經受到干擾或破壞,那么基于視頻內容的監控和分析將失去意義。”因此在視頻監控項目中,畫面的可用性是監控系統有效的前提條件,若是在監控的前端,設備已經發生故障或遭到人為的破壞,那么后端的錄像、存儲等都變得毫無意義,也無法作為事后的取證。
由于現在市場上監控攝像機的質量參差不齊,在一些大型項目中,如前端攝像機出現問題,則要浪費較多人力去排查,因此在特殊應用場合中,就有用戶提出能及時檢測出異常圖像等方面的要求。桂林遠望智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曉東博士舉例,如某大城市運行的公交車約有3000輛,平均每輛公交車上安裝2-3個監控攝像機,共計有6000-9000個攝像機,但是經常出現有人故意用口香糖等物體將攝像頭遮擋的情況,導致無法錄到實時圖像,因此集成商就希望能否有某項技術可以及時地發現前端攝像機的異常情況。
深圳市貝爾信科技有限公司營銷中心技術總監羅剛也表示,目前攝像機被遮擋的問題在公交車監控中較為突出,也是公交系統中比較迫切的需求。此外在某些如“平安城市”的項目中也有類似的問題,如視頻圖像丟失、攝像機被移位等,也亟需迅速被檢測到。“平安城市的發展,給監控系統的維護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保證大型視頻監控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最大程度體現監控系統的建設效益,也是目前大型項目中尤為重要的一環,而如何及時了解前端視頻設備的運行情況,發現故障并檢測惡意遮擋與破壞的不法行為,已成為人們日益關切的問題。”北京文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周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