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的使用者來說,功耗相關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通常,當擴建新的視頻分發基礎設施時,以下三個與能耗相關的問題會被考慮:
運行成本:就功耗而言,簡單來說就是每千瓦小時的電費。一個解決方案需要的功耗越高,它的運行成本就越高,不但包括處理成本,還包括冷卻成本。
可擴展性:機架空間是一項成本負擔資源,能夠根據規劃好的通道密度的增長進行系統擴充,而不帶來額外的空間和冷卻成本,這一點非常關鍵。更低的功耗意味著更密集配置的系統和更小規模的冷卻資源。
可靠性:熱耗直接由散熱系統排放,所以需要主動冷卻的散熱解決方案。對固體元件、設備機箱和支架的主動冷卻會將整個系統的可靠性降低到最脆弱的機械冷卻元件所代表的可靠性水平。
除此之外,隨著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被業界廣泛接受,功耗問題正變得越發突出, 這一點相信已無需多言。
為解決這些問題,系統中最耗能的資源,即x86處理器提供的編碼轉換資源,就需要有大幅地提升能效。另一種解決方法是選擇一個全然不同的處理器。
可供選擇的節能辦法
針對音頻和視頻應用,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新的低功率多核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可根據通道處理密度自由擴展,從而部署到從低密度的訪問節點到高密度的核心網絡基礎設施在內的整個網絡中。
這些DSP建立在采用高能效異步處理器的內在節能架構之上。節能源自內核的異步設計。通過消除處理器內核中的時鐘和同步寄存器,轉而采用更簡單的邏輯同步方法,異步設計帶來了以下三方面改變:
縮小了DSP內核的硅面積;
清除了時鐘和寄存器的電源和配線;
綜合以上兩項的改變可進一步降低了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