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3D技術
彩色立體3D:這種技術的原理比較簡單,通過物理學原理,使用不同顏色的濾光片進行畫面濾光,使得一個圖片能產生出兩幅圖像,最常見的濾光片顏色通常是紅/藍、紅/綠或者紅/青。
偏振3D:與彩色立體三維技術相比,偏振三維技術在立體影像的畫質方面提升非常明顯。通過兩臺投影機以及兩塊偏光鏡片加上立體眼鏡的組合來實現3D效果。同時偏光眼鏡的成本相對低廉,最低幾十元就能購買到。
立體3D:立體三維技術應該是目前我們最常見的一種3D投影技術了。因為幾乎目前所有的3D影院都是采用的這種設備,立體三維技術主要是采用了幀序列的形式來產生立體圖像。立體三維技術的實現需要三個要素,首先投影畫面的刷新率需要達到每秒120幀,其次需要一個紅外信號發射器,另外就是需要一個可以接收紅外信號的3D立體眼鏡。
DLP Link技術:這是美國德州儀器在去年上半年發布的3D投影技術。DLP Link技術的原理與立體三維技術大致相同,唯一的區別是3D信號的傳輸不是由紅外裝置,而是通過DLP投影機中的DMD芯片的閉合來控制3D信號的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