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阿凡達》,3D技術會有那么火嗎?
這樣的假設也許沒有意義,事實上,從今年年初開始3D技術應用就成為了各大廠商和媒體熱炒的對象,而伴隨著世界杯的到來,對于3D的熱捧更是被推到了頂點。
其實仔細想想,目前賣場內出售的3D電視型號并不多,更別提真正的3D片源,2010年上半年也許是中國影院的“3D年”,但從影院到客廳,3D技術要想“飛入尋常百姓家”,究竟還有多少路要走呢?
終端篇 電視外的精彩
設計臺詞:“除了電視機,3D就沒有別的應用終端了嗎?”
其實3D并非只是在電影、電視領域獨領風騷的新技術,只是因為《阿凡達》的熱映,才讓人們將如此高的關注度都集中在這項立體技術上,但事實上,3D并非是新技術,在被我們忽略了那么多年之后,3D技術早已滲透到不同的終端產品中。
在剛剛結束的ChinaJoy游戲展會上,很多玩家在現場意外地發現了芯片廠商NVIDIA特設的3D游戲展區,玩家們通過眼前的3D顯示器,就能體驗到仿佛立于眼前的立體游戲效果,作為終端顯示設備,3D的液晶、LED顯示器將成為未來玩家必備的家庭用顯示器材,只是3D顯示器的“出生年月”其實要比3D電視早多了。
讓我們把時鐘撥回到2006年,在CES 2006上,飛利浦就曾展出了42英寸裸眼3D顯示器樣機模型,并榮膺大會金獎。此后,飛利浦又接連推出了22英寸、42英寸和56英寸的多款3D顯示器,只是后來迫于金融危機的影響,飛利浦關閉了3D顯示部門并全面停止銷售3D顯示器,遺憾地錯過了這股3D顯示風潮。
當然,3D顯示器市場從來不乏后繼者,在去年年底,三星也發布了其第一款3D顯示器2233RZ,筆者看到,這款顯示器也和其他3D電視一樣,搭配了一副3D GeForce 3D Vison幻鏡。據介紹,這款顯示器上結合了三星和NVIDIA 3D Stereo技術聯手推出的3D顯示解決方案,再配合NVIDIA Geforce 8600GT以上級別的顯卡,搭配3D眼鏡以及信號接收器即可實現即時3D視頻,22英寸的寬屏擁有的20000:1動態對比、5ms響應時間以及高達120Hz的超高刷新率,在動態畫面顯示領域絕對具有優勢。而對于玩家來說,更大的誘惑就是可以通過切換3D效果,將PC內已有的2D平面游戲玩出立體感覺來。
相比動輒幾萬元的3D電視,3D顯示器可說是更加經濟實惠,對于那些影音發燒友來說,或許3D投影機的吸引力更強,在近期的投影機市場,宏碁也發布了一系列的3D投影機新品。據一些試用者反映,與3D投影機相比,大屏幕下的3D相比以往的平面視覺,確實有了非常大的視覺提升,雖然沒有IMax的效果和影院的專業音響那么震撼,但如果得在家庭中觀看3D電影,視覺上的效果已然足夠令人欣喜。
除了大屏幕,其實在家用顯示設備中,還有些小的顯示產品可以應用到3D立體技術,比如數碼相框,雖說它目前有些“雞肋”的味道,但此前掌網公司還是很費心思地推出過3D數碼相框。它能通過軟件計算后利用偏光原理,把拍攝的圖片或視頻分別折射到人的雙眼,使雙眼在同一時間看到不同的圖像從而感知到3D立體畫面。在實際使用中,這類數碼相框還存在著諸如畫面亮度不高、圖片效果一般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問題,但因為普通照片可以瞬間變成立體畫,相信一大批喜歡嘗鮮的年輕人還是愿意為它埋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