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安防新技術的大量整合應用,也使2010上海世博會成為繼2008北京奧運之后,又一次集中展示安防技術先進性、有效性和重要性的重要平臺,推動了安防技術設備在各個領域的深入應用。對安防市場朝著成熟化、規范化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結合世博園區地形特點、接待工作的安保及設施安防需求,眾多新技術、新產品從雛形到應用推廣經歷了長期的“磨礪”,目的只有一個,為世博會的安全盡心守護。值得驕傲的是,在世博會上展示的新技術大部分都是國內企業自主研制開發的。
RFID技術被廣泛應用。世博會手機票、實體門票均采用了RFID技術,通過世博票務系統項目,使RFID技術得到了實踐的檢驗。更重要的是,RFID技術是國家新興戰略性產業物聯網最重要的技術構成之一,通過此次盛會,將積累豐富的管理手段和經驗,為物聯網的全面推廣奠定基礎。
世博園區盤踞黃浦江兩岸,水域交通安全與保障變得尤為重要。海事部門啟動了GIS(世博水上安保指揮系統)系統對世博會期間水上的交通安全給予保障和指揮,該系統有機整合了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CCTV(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以及海事業務管理平臺,具有智能化比對、實現預管控、聯動攝像頭功能三個特色功能。
作為世博會期間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新型的軌交安保設施,將比傳統的監控系統更加先進,靈敏度也更高。這種設備是在一個專用房間里,擺放著人臉識別、氣體檢測、輻射檢測等多種數據處理設備,它們的前端設備則伸向地鐵通道、站廳等客流密集的公共區域。另外還有一些可以比肩甚至超越國際水平的新技術得到普遍應用。園區內上空將設置“系留浮空平臺”———一個全方位、無死角的全天候“警察”。園區內還有多個會“自動清點人頭”的智能攝像頭“客流眼”。園區外各道路卡口將安裝上海警方道口機動車、駕駛人查控系統,成為2010年世博會名副其實的交通“千里眼”。設施檢查儀器、排爆機器人、防火“電子鼻”等領先技術的粉墨登場,必將為世博會期內的安全提供強大的保障和支持。在安全和諧的氛圍下,為全世界奉獻一場關于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盛宴。
世博效應將持續升溫
能夠參與到這一國際盛事中,跟國際知名品牌同臺競技,中國安防企業一方面通過與國際同行交流,掌握安防技術新趨勢,把握國際安防市場最新進展,為企業未來發展找準方向,儲備經驗;另一方面,參與世博將大大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展示企業形象,向國際化路線發力沖刺。中國安防企業期待自己的優異表現會帶給世界友人嶄新的安防體驗。
世博會的余溫勢將帶給上海城市規劃和可持續發展建設的動力,智能化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正是舉辦世博會所要傳遞和普及的理念,上海市的成功經驗也必將在全國甚至是全世界范圍內得到借鑒和推廣。這一系列的世博效應,將對國內安防市場形成持續的需求刺激;同時提供了一個改變市場競爭格局的機會,好的產品發展得將會越來越快,而差的產品將會逐步被淘汰出局。這為國內安防產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促使其快步發展,不再跟隨,而是引領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如我國的高鐵技術,在很短的時間內從落后走到尖端,目前中國的工程師正在協助美國人建造他們的高鐵一樣,中國的安防企業,將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