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期間,在亞組委、廣州市科技局和中國立體視像(3D)產業聯盟等相關單位的支持下,TCL與AVS等產業鏈伙伴成功實現了對兩場1/8足球比賽、部分田徑比賽以及閉幕式等現場的3D實拍與轉播,讓公眾體驗了3D亞運的精彩與震撼。業內專家認為,這意味著同步于世界的中國3D電視技術開始進入產業鏈整合的發展階段。
奧維咨詢總經理喻亮星認為,從全球范圍來看,3D時代,彩電產業競爭的核心將變為包括標準制訂、內容制作、信號傳輸、顯示解碼、終端制造在內的全產業鏈競爭。索尼針對3D電視提出了從鏡頭到客廳的全產業鏈競爭戰略,三星也是通過全產業鏈布局取得了市場先機。中國3D電視要崛起,也必須依靠全產業鏈的集體發力。
據了解,目前包括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及3D內容拍攝、制作、傳輸和終端企業,均在各自的領域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產業標準方面,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的強力推動下,立體顯示標準工作組已經成立,3D標準體系研究已經取得一定進展。TCL牽頭制定的我國第一個3D電視行業標準預計明年正式出臺。
3D電視銷售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在TCL率先量產快門式和偏光式3D電視后,長虹、康佳、海信等廠商紛紛推出3D新品,全品類、全功能、更多尺寸的3D電視滿足了消費者不同的需求,一系列促銷活動則拉低了3D產品價格。
“日韓品牌憑借全產業鏈優勢在世界杯上證明了它們的實力,中國3D產業鏈的骨干力量則以亞運為契機,以自主產品、自主標準、自主技術實現了3D技術在電視領域的成功應用,標志著中國3D產業由分散走向聯合,已經具備了全產業鏈競爭的能力。”TCL多媒體研發中心陳光明博士表示,TCL正以更開放的心態,在產業鏈上游積極布局面板資源和核心技術創新研發,在中游加大3D電視的產品創新與推廣力度,在下游加強與內容服務商的積極合作。據介紹,該集團不僅掌握了橫跨裸眼、快門式、偏光式三大類型的3D產品技術,其投資的8.5代線也即將建成投產。
在3D電視的生產中,軟件所占的分量正越來越重,涉及到3D內容的傳輸、接收、編解碼等方方面面。長虹副總工程師陽丹表示,他們將根據3D技術方案進行相應的布局,增加軟件方面的投入。
創維則與LGD廣州聯合實驗室在IPS硬屏的基礎上創新研發出來“不閃的3D”技術,還與聯發科共同成立了智能3D引擎研發實驗室,在電視平臺上實現3D系統操作、3D藍光解碼、3D倍頻驅動、3D圖形加速、3D智能轉換等技術。
另據了解,目前天津電視臺和深圳電視臺都在積極申請當中,2011年有望推出專門的3D電視頻道。而隨著國家的大力推動,企業紛紛加大3D內容制作,無論是3D視頻還是3D游戲都將大為豐富,內容瓶頸破解在即。
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預計,2010年3D電視全球出貨量達250萬臺,3年后的2013年,3D電視全球出貨量將達2700萬臺。陳光明認為,對于本土彩電企業而言,要想抓住3D電視這一行業發展趨勢,目光顯然不能只盯著3D顯示終端,而必須從全局上審視整個產業鏈條,通過開放合作,充分整合產業鏈上多種資源,形成合力,打破目前彩電產業依靠產品和價格這種單一競爭手段的局限。
盡管市場的成熟還需要時間,但據知情人士透露,科技部已經將3D列入“十二五”重大戰略新興產業。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表示具體細節有待“十二五”規劃正式出臺后方能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