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片《阿凡達》點燃了3D時代的熱情,什么時候普通市民能坐在家里欣賞3D電視?這樣的想法已不是超前的幻想,在2011彩電行業發展趨勢高峰論壇上,眾多國內外彩電企業均表示已進軍3D電視產業鏈,明年規模預計達340萬臺。
明年3D電視銷售或達340萬臺
目前消費者對3D電視還是看多買少,但3D電視帶來的沖擊力毋庸置疑。
奧維咨詢總經理喻亮星表示,從2010年的彩電銷售業績看,3D電視已拉起一根大“陽線”,預計全年總量達到50萬臺左右,而且其市場導入速度相當驚人,以3D銷售占平板銷量0.5%作為對比基準,液晶電視占0.5%用了172周,LED電視用了88周,網絡電視最快,用了47周,而3D電視只用了19周。有人說,這些數據顯示,LED屬于快走型,網絡電視是小跑型,3D電視則是快跑。
“2010年3D電視的元年,但從市場滲透率看,3D電視的銷售與LED在今年大爆發前的銷售曲線驚人吻合,3D電視在LED平民化之后擔綱高端重任是必然!庇髁列潜硎荆芟抻3D電視的技術成熟程度及市場需求的不確定,可能其成長性會稍見緩慢,但340萬臺的銷售量在2011年彩電市場中懸念不大。
品牌彩電全產業鏈開發3D
正是察覺到3D電視商機暗涌,國產彩電廠商在3D電視上動作頻頻,康佳、海信、TCL、創維、長虹都推出許多3D電視新品,謀劃明年市場。
僅就近期賣場情況看,國產陣營中海信推出了4款3D電視,TCL兩款3D上市,康佳剛剛高調發布了55英寸和一款國產最大72英寸的3D電視,創維要在12月份集中上市3D產品,長虹也推出2個系列3款3D電視。
實際上,3D電視的競爭不再是單一產品的價格戰,更不同于平板時代“面板控制”的游戲規則。但進入3D時代后產業競爭的核心正由面板資源變為3D全產業鏈。
索尼深圳總經理王學民表示,在完成了設備制造后,索尼正在向3D內容發力,以解決3D電視“無米之炊”的尷尬。
日前,創維和聯發科合作開發的“智能3D引擎”,通過對3D的運行速度、解碼能力、3D圖像的轉換、圖形處理等問題的解決,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3D的視覺體驗。此外,創維大力發展偏光式3D電視,也給停留于快門式3D電視中的企業開啟新的思路。
技術短板仍需補齊
盡管國內外品牌都在全力研發生產3D電視產品、推廣3D概念,但是當前在3D電視前進路上,參加高峰論壇的企業界代表均認為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內容缺乏降低了3D電視吸引力。目前國內外3D內容制作在逐步增加,但主要還是集中在電影市場。市民高價買來3D電視可能面臨無3D節目可看的尷尬。奧維咨詢喻亮星表示,目前2D轉3D是解決3D內容缺乏的一個快速、低成本的辦法,但需要依賴2D轉3D的技術的發展;國外已有3D頻道開通,國內市場還需加快步伐。
技術不完善也將影響觀賞的舒適性。一方面,觀看3D電視還需佩戴專門的眼鏡,家庭觀賞存在諸多不便;同時長時間觀看,身體容易疲勞。這些都還需要3D電視技術的不斷完善,以提高觀賞的舒適度。
最后是價格昂貴限定了消費群體。創維深圳副總經理李青海表示,目前主要尺寸3D液晶電視與相同尺寸、相同配置的普通液晶電視相比,價格是后者的2-2.5倍,創維正努力在新一代產品中將這一倍率降到1.5倍左右。
國美電器深圳總經理章衛兵表示,元旦、春節彩電旺季將至,國內外品牌3D電視新品陸續上市,策略性定位的低成本3D電視亦即將推出,產品的豐富以及價格的平民化能推動3D電視的市場占有率。而要真正實現3D電視的快速發展,必須要全產業鏈共同發力,逐步完善3D內容制作、3D編碼、3D傳輸存儲以及3D顯示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