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轉3D、內置藍光解碼成3D電視標配
來源:天極網 更新日期:2010-12-15 作者:佚名
在經歷了五一、十一假日經濟的初期考察后,今年元旦市場3D電視銷售將迎來小高峰,而2011年將是開啟3D電視的元年,筆者指出,對于3D電視的功能也已經從最初的2D轉3D功能擴充至簡化收看操作、優化3D收視效果等各個方面,2D轉3D、內置藍光解碼、防頻閃或成為3D電視的標準功能配置。
國內3D電視市場發展全面起步
年初3D電影《阿凡達》熱映,從而引發3D熱潮,彩電企業紛紛推出3D電視,其實早在上世紀中葉,3D立體成像技術就已經出現,并在1952年—1954年期間達到了頂峰的發展時期。3D技術發展到現在已經可以應用在電視上,實屬質的飛躍。繼外資品牌將3D電視投放銷售市場以后,國產品牌也積極跟進,填補了中國在3D研發技術領域的空白。從今年下半年看,3D片源逐漸增多,3D電影接連不斷的涌出:從國外的《飛屋環游記》、《冰川時代》、《大戰外星人》、《地心歷險記》到國內的《堂吉訶德》以及即將上映的《格列佛游記》等,另據消息透露,國內3D電視頻道最遲于明年開始試播,試播期間每天節目不少于兩小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3D片源就不再是問題了。
國產彩電企業開始深耕3D電視市場
針對3D片源的匱乏,不少家電終端廠商開始力推2D轉3D技術,用戶可以把2D內容直接轉換成3D內容,從而大大豐富了3D電視的節目源。已經成為大多數在銷或計劃上市的3D電視產品標配功能,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國產彩電制造企業也對3D電視也進行觀看效果和操作方式。除了2D轉3D功能外,多數人還是會采用藍光碟、藍光DVD搭配的方式在家收看3D影片,這樣就給3D影片設置了必須購買配套設施的問題,雖然有部分彩電品牌在銷售時附贈以上設備,但每部電影的藍光碟價格最低也在百元左右,限制了3D電視的發展。
鑒于這樣的情況,3D電視內置藍光解碼技術便輕松解決了這一問題,消費者只要在相關3D網絡上下載藍光片源,用移動存儲設備與3D電視的USB接口相連便可輕松連接,也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此外,3D電視在播放過程中會出現頻閃的現象,營銷觀看效果,企業最新推出的3D電視產品中對頻閃問題進行了修正,解決了3D電視的一大問題。筆者認為,根據現階段的情況,消費者在購買3D電視時除了對品牌、價格進行比較外,在功能上可觀察是否配備了2D轉3D功能、內置藍光解碼及防頻閃功能,或稱為3D電視的標配。
對3D電視未來的展望
詹姆斯•卡梅隆(電影阿凡達導演)說:“我們都在3D視覺下看東西,這是我們看世界的習慣,在屏幕上看2D電影則是人工體驗,這不是我們的生活方式,3D幫助我們摒棄屏幕,目睹真實的世界”。 從今后3D電視的發展方向來看, 這將是一個產業鏈的共同發展,不僅需要彩電制造企業的拉動,也需要政府相關部門、拍攝制作機構、電影工業的齊頭并進。筆者指出,一個商品的賣座無非三點,其一,它自身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來支撐;其二,產品質量要過硬,要能經得住市場的檢驗;其三,就是要宣傳的到位。就現在的形勢來看,3D電視借助3D電影的勢頭已經在眾多消費者心中留下了印記,從3D電視在市場上的銷售狀況來看,十一黃金周期間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國內3D電視已日趨成熟,正在朝產業鏈方向全面發展,對于3D電視的未來,更多的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