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3D電視星火燎原,3D電視產品琳瑯滿目。在此形勢下,消費者如何煉就一雙火眼金睛,看透3D電視前世今生,從而理性面對3D誘惑,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3D產品呢?
全民皆兵推3D
目前,中國3D電視呈井噴式發展,在全球3D電視產業環境日益成熟的背景下,3D電視表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
自年初《阿凡達》引發3D體驗狂潮之后,作為上市不到1年的電視新品,3D電視可謂創下有史以來普及速度最快、消費者接受度最高的電視消費奇觀。目前市場上3D電視產品很多,三星、長虹、索尼、松下等13家國內外彩電企業都有不同型號的3D電視產品推出,從平板電視行業趨勢看:3D技術將主導電視產業未來發展方向。能夠同時兼顧2D和3D功能的3D電視,將成為下一個電視消費熱點。
從市場表現來看:家電廠商和配套企業紛紛押寶3D產業,全面帶動消費者追逐3D電視的瘋狂熱潮。奧維咨詢(AVC)數據顯示,樂觀預計2011年后3D電視將超過500萬臺;中國3D-PDP TV銷量將達到70萬臺,2012年超過150萬臺。中國有望在2012年成為全球第三大3DTV市場。
門道很多需慎選!
對于消費者的購買來說,3D電視產品的選購難度比較大?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3D電視技術原理不同,造成了各企業選用的技術解決方案也不同。
首先,3D電視技術可細分出三種主要的類型:色差式、偏光式和主動快門式,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色分法、光分法和時分法。這里面由主要依托為LED和 PDP兩大產品品類。
具體產品陣營可分為如下:主推3D液晶電視的有索尼、夏普、LG、TCL、海信、創維。松下首推3D等離子電視,而三星、長虹既有3DLED、也有3DPDP電視,其中三星以3DLED為主,長虹以3DPDP見長。
在3D技術選擇上,前期三星、夏普、松下、長虹等眾多家電企業基本采用主動快門式技術,隨著友達光電宣布量產65英寸的3D液晶面板,LG、索尼、創維等部分電視廠家開始采用偏光式3D技術,而三星、長虹、海信、TCL同時采用偏光式和主動快門式3D技術。
其中,3D領軍企業長虹是惟一一家采用主動快門式、偏光式雙技術平臺、PDP\LED\LCD全產品線發展的3D電視廠家。預計明年長虹將有15款3DPDP電視、10款3DLED電視及2款3DLCD電視陸續推出。其中等離子和高端LED880等3D電視將采取主動快門式,LED860、LCD700等3D液晶電視將采取偏光式技術。
專家陸刃波指出,雖然都是3D電視,外觀上看不出很大區別,但是技術原理不通,造就了不同內核的3D,這就需要消費者購買時候要謹慎,要多體驗。再下單。
背后玄機知多少?
為什么看起來一樣的產品背后有如此多的玄機呢?這和企業利益、經營思路、整體決策、市場策略、自身技術、面板資源儲備、投入資金的多少、生產能力、、甚至進入市場的早晚、對3D的參與程度的深淺等大有關聯。總而言之,企業的心態決定其在3D市場表現,選擇怎樣的技術平臺就意味著企業將啟動何種3D戰略。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行業資深專家陸刃波推斷:從技術研究顯示,主動快門式技術效果好,但眼鏡成本昂貴,偏光式技術價格低廉,但畫面效果有一定影響,對LED而言,在顯示效果和成本因素雙重制約下博弈的3D技術,無論偏光式還是快門式都只能是小眾產品。而3D+PDP+主動快門式技術將發揮“1+1+1》3”的合力效應,在兩種技術的較量中脫穎而出,成為未來3D電視高端市場代表。
陸教授表示:最早的3D電視產品基本采用主動快門時技術,目前市場上大屏幕尺寸3D電視多以主動快門式為主,且產品線相對較全,選擇范圍較多,同樣尺寸,主動快門式產3D電視價格定位相對高端。偏光式產品的出現,是3D市場急速發展的需要,也是消費者對3D眼鏡等配套裝備價格敏感度較高時的折中選擇。隨著3D技術的成熟和配套產業的完善,未來3D電視市場必將越來越理性。對消費者而言,誰掌握了專業技術,誰控制著成本優勢,誰就贏得了市場和消費者的最終認可。
相比之下,PDP“動態清晰度高、色彩更豐富、畫面真實自然、可視角度大、自然真實護眼”的特點,配合主動快門式技術高品質畫質效果,更能夠契合3D潛在的需求趨向。作為未來3D電視發展方向和主流趨勢,PDP+主動快門式技術將以內容制勝、技術領跑,再輔之以超高性價比,超強觀看體驗,3D等離子電視未來形勢值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