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型分布 尺寸規格不一廠商策略不同
雖說銷售3D電視的品牌不少,算上外資和國產品牌已經有了10個左右,但是各家的3D電視在尺寸規格、產品系列上還是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
外資品牌中,索尼、三星、LG這三個品牌擁有尺寸較為全面的產品線,同時也有著2檔或者更多檔次的3D電視,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較為全面、豐富的選擇。夏普的3D電視集中在50寸以上的大畫面機型,并且只有一個型號,選擇面相對較窄。松下目前在賣場里的3D機型也是50寸以上的大尺寸機型,面臨著和夏普同樣的問題。
國產品牌方面,TCL的策略有些類似夏普,在50寸以下的中小尺寸產品中并沒有搭載3D機型;康佳、海信、海爾則提供了46寸和更大尺寸級別的3D電視,選擇面相對較寬。值得一提的是長虹,旗下的3D等離子電視不僅有60寸以上的超大機型,還推出了高清規格的萬元級50寸3D等離子,直接將3D彩電拉入到了萬元以內區間。
當然,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技術差異,而是由各個品牌對“3D”的重視程度和產品策略決定的。只是這種情況必然會增加消費者選購3D電視時的難度,我們也希望這種情況能夠盡快的得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