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Apple發布iPAD平板電腦,身邊認識不認識的朋友從事平板電腦開發的朋友很多,許多山寨企業雖然去年在上網本市場鎩羽而歸,同樣將平板電腦視為山寨手機之后的又一沃土,僅在處理器領域大陸已經有瑞芯微、盈方微、新岸線等多家公司已經或即將推出面向平板電腦的處理器產品,基于ARM處理器開發平板電腦整機的廠商更多,一場包括了Apple、聯想、HP、DELL、黑莓、Nokia等國際知名品牌及眾多本土及山寨品牌的群雄會戰即將到來,平板電腦對于中國品牌及山寨是機會還是陷阱,相信不久將見分曉。
去年有人將上網本視為電腦特別是筆記本電腦的競爭者,其實上網本只不過是筆記本電腦向低端的延伸,其使用習慣本無不同,一個擁有了計算機的消費者很難同時再擁有一個上網本,因為其使用環境及用途完全相同,平板電腦則是筆記本從桌面向掌上的延伸,與上網本不同,擁有平板電腦的消費者一般都會同時擁有一部電腦,稱平板電腦為電腦伴侶并不為過。
雖然沒見過統計機構有關iPAD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以老杳及身邊朋友使用iPAD情況看,平板電腦未來最核心的應用應當為網上視頻、游戲及郵件辦公等,之所以沒將新聞瀏覽作為核心應用列出是因為老杳認為瀏覽新聞今后發展應當會作為手機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核心應用更實際,如此看來平板電腦將像電腦、電視一樣可以歸類于室內使用,平板電腦的推廣普及并不會對室外、室內都可以使用的手機產品帶來影響,而從本質上來看,平板電腦是電腦產品從桌面向掌上的延伸,雖然操作系統不一定是Windows、CPU也不再是Intel,還是應當歸類到電腦產品,作為電腦伴侶存在的平板電腦,其市場容量將遠大于已經日漸衰落的上網本,同時因為其移動特性平板電腦市場將首次迎來通訊、電腦、甚至其他行業巨頭的參與,市場競爭將空前慘烈。
回顧上網本的起起伏伏,山寨產品之所以沒有像山寨手機一樣被大眾接受,一來與上網本本身市場空間有限相關,也與消費者對山寨電腦產品的接受度有關,與手機不同,電腦總的趨勢是向品牌市場聚集,一樣的CPU、一樣的操作系統、一樣的顯示屏,山寨電腦即使可以省略正版軟件的費用,依然很難與品牌電腦抗衡,山寨手機之所以能夠在眾多國際品牌廠商的圍攻中搶得一片天地,與手機產品從幾千元高端到幾百元低端的高覆蓋有關,山寨手機滿足了低端消費者對使用手機通訊的需求,這一點品牌廠商很難滿足,而電腦與手機的區別就在于此,Wintel的壟斷使得山寨廠商很難與品牌競爭。
反觀平板電腦,目前包括APPLE、高通、NViDIA、TI、Freescale及大陸的瑞芯微、新岸線、盈方微眾多處理器供應商,無一不是使用了 ARM架構的處理器,在操作系統的選擇上也大都以Android為主,與電腦相比只不過由Intel變成了ARM,Android作為未來主流平板電腦操作系統的免費策略更是對中小品牌或山寨廠商不利,雖然ANdroid免費,據老杳所知真正能夠得到Google完美支持的處理器廠商只有高通一家,而在 Android的應用上也需要終端企業投入遠比WIndows更多的資源,從這方面看平板電腦無疑更適合品牌廠商特別是國際知名品牌廠商的運作,相信這也是眾多電腦、通訊巨頭紛紛投入的關鍵因素。
同樣是處理器、內存、顯示屏三大件的硬件成本,相對電腦,本土MP3、PMP廠商之所以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崛起,與這三部分的成本組成有很大關系,MP3、 PMP的顯示屏較小,所占整體成本較低、Memory可以采用空間換成本的做法,處理器在整體成本中所占比例較大促成了本土企業在MP3、PMP市場的成功,而平板電腦的成本構成中處理器遠低于這些產品,對于眾多想參與平板電腦特別是高端平板電腦競爭的本土IC廠商,競爭優勢并不明顯。
如果猜得不錯的話,參與平板電腦的本土品牌廠商開始階段都會采用ARM+Android平臺,真的如此對于眾多中小或山寨品牌而言,既拿不到很優惠的顯示屏、內存甚至處理器價格,又很難在外觀設計、結構設計及軟件特別是平臺軟件上像聯想等品牌一樣大規模投入,要想在未來平板電腦市場競爭中獲勝很難,相信平板電腦特別是10英寸左右的高端領域很難與各大國際知名品牌競爭,可以預計2010年不斷會有廠商宣布加盟平板電腦市場,而2011年又會有許多品牌悄無聲息的退出。
即使平板電腦對于大多數本土品牌廠商是陷阱,對于眾多本土IC設計公司并不意味著將自動退出平板電腦的競爭,特別在低端領域相信操作得當同樣機會多多,畢竟在小屏幕PMP市場已經經歷多年的積累,即使與國際知名品牌在大屏幕市場競爭不占優勢,憑借PMP升級市場的存在,同樣有可能在低端如5-7寸屏市場搶得一片天空,想必這也是MP4市場老大瑞芯微早在兩年前便布局MID的根本原因。
對于本土平板電腦處理器提供商而言,另外一個機會來自MIPS,也許因為ARM在移動終端的壟斷,很難讓人想起MIPS的存在,其實MIPS近期在移動終端投入很大,甚至已經有廠商即將推出基于MIPS內核的手機應用處理器,采用MIPS內核或許是大陸IC設計廠商競爭平板電腦市場的另類武器,至少從成本方面考慮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