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前端單元:主要包括視音頻及數據的采集和編碼部分(攝像機、云臺、解碼器、防護罩、網絡視頻服務器)。
傳輸部分:主要是各種網絡傳輸設備,系統不同選擇不同的網絡設備(如網絡交換機、光傳輸設備、衛星傳輸設備等)。
監控中心:主要是視頻瀏覽、控制、管理(包括視頻解碼設備、服務器、管理軟件、拼接顯示墻、磁盤陣列等)。
工作站:主要是視頻的瀏覽和控制(包括服務器、客戶端軟件)。
數字與模擬之爭
現在是視頻監控的世界,但還遠未能進化到IP視頻監控的世界。市場上流行的視頻監控有兩種技術路線: 一種是基于IP的數字視頻監控,另一種是基于模擬信號的傳統視頻監控。目前,模擬視頻監控依然占據絕對主流,大約占到80%的市場份額。造成這一格局的原因有二: 一是早期攝像機都是模擬信號的; 二是視頻監控系統在很多組織中,目前仍主要由安全保衛科負責使用,還未能納入組織的信息中心部門。此外,寬帶基礎設施、系統集成能力等,也是影響IP視頻監控市場份額的主要因素。
IP網絡的快速興起,帶來組織、行業信息的全面融合。作為信息的重要采集來源,視頻監控系統全面整合融入組織信息系統,已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模擬型視頻監控的弊端日益顯現。
通常模擬攝像機后面需要連很多的線,分別傳輸視頻、音頻信號。模擬信號在后端的處理和管理也存在諸多弊端。在數字化管理平臺中,模擬信號需要首先被轉化成數字信號存儲、歸檔、查詢,到調閱查詢時,又往往需要被還原成模擬信號。面臨實時查詢、跨部門實時信息共享等復雜需求時,模擬視頻監控數據處理的低效之弊更是暴露無遺。
若采用IP視頻監控系統,上述問題則迎刃而解。IP視頻監控系統的部署非常簡便,比如網絡攝像機可以在現有企業網即插即用。另外,模擬型視頻監控在存儲方面,往往需要8個通路,如果用戶想增加另外10個通道,就需要另外增加數字硬盤錄像機(DVR)。采用IP視頻監控,則使這一切變得很簡單,只要在以太網口插上聯線,就可交由后臺去處理了。方便靈活、即插即用,并且可以輕松實現遠程訪問和多點訪問,這就是IP視頻監控的魅力所在。
相關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顯示,目前全球視頻監控系統市場容量為80億美元; 到2013年預計達到140億美元。不過,這期間模擬視頻監控的增長率僅為10%,IP視頻監控系統的增長率將達到30%。以這個速度測算,數字系統屆時將與模擬系統平分秋色,各自占據市場50%的份額。從長期看,我們相信IP視頻監控最終將逐步替代模擬視頻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