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松下電器產業現變更為Panasonic(簡稱:PANA)的日本家電制造巨頭,日前公布了擴充適合中國等新興國家消費特點的低價格平板電視產品線,進一步拓展低端海外市場的計劃。據稱,在中國等市場低價格平板電視最為暢銷,因此平板電視巨頭韓國三星電子、夏普等均相繼提出在中國銷售低價格產品的計劃。故而,推動著該公司重新審視此前的價格策略,正式加入與全球各大巨頭對中國低價格平板電視市場份額的爭奪。
種種跡象表明,PANA正在試圖放棄高端高價的市場高姿態,進而轉向大眾化市場的平民路線。但是,相關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并不意味著該公司放棄高價格帶產品為主的基本立場,而是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導致其銷售、利潤雙雙下降的一種“權宜之計”或稱“過冬策略”。
在PANA宣布海外平板電視市場低價攻略的同時,日本經濟產業省所發布的《2009版通商白皮書》也表達了日商市場營銷策略“容易受到經濟形勢的影響”,所謂堅持高性能、高質量的“雙高策略”的日本企業將被迫調整市場戰略的論斷。
簡化功能降低價格
據悉,PANA此次海外市場平民化價格路線,主要包括將進一步針對BRICs(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新興國家市場的產品陣容。具體來說,將08年度新興國家4款機型擴充到6款;同時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中低端機型擴充到8款左右。由此組成高中低端兼顧的產品群,達到增強該公司與全球其他平板電視巨頭海外市場爭奪過程中的綜合競爭力的目的。
該業內人士表示,時至今日,松下幸之助先生諸如“自來水哲學”,“產品就像自家的兒女”、“企業是社會的公器”、“為普通民眾生產用得起用得好的產品”以及“為了擴大規模的并購類似一種罪惡”等等思想,人們還是耳熟能詳而且并不認為“有什么過時的地方”。他擔心無原則的“破壞”或者短視的“創造”,對于松下幸之助先生為代表的日本工業精神漸行漸遠,“已經不是簡單的忘記,而是一種行為和理念上的全面背叛。”
最起碼從直觀的結果來看,松下幸之助先生一手締造的松下電器產業,正是“興起于危難之際”,也曾多次“風雨飄搖的危難時期屹立不倒,反而日漸強壯。”松下幸之助先生有關危機時期企業經營及戰略的論斷,至今讀來仍使人“有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內心升騰起一種自信的力量”。
但是,一切都在改變。堅持不裁員的松下與推行全球性裁員的PANA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堅持與社會共患難而心甘情愿接受虧損現實的松下與“不愿意承認失敗,在危機期通過各種手段保持銷售、利潤高增長,奉行惟經營論”的PANA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是,與在歐美市場仍然堅持高附加值戰略不同,PANA此次所針對新興國市場推出的低價格帶產品,均不同程度的進行了簡化功能,削減成本的產品改型。具體而言,將歐美市場上暢銷的FULL高保真顯像(1920×1080像素)3大系列產品及普通高保真顯像(1366×768像素)4大系列產品,投放到中國等新興國市場銷售。“調整為普及價格帶產品,拿進來供新興國家被認為NextRich的中間收入階層購買。”(PANA大坪文雄社長)。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包括PANA在內的海外消費電子、家電巨頭,通過功能簡化或“老品新銷”的方式,加大對中國等新興國市場的低價格攻勢以及不同地域的差異化產品策略等,原本無可厚非。
“但是,應該提醒PANA等海外家電巨頭的是:目前已是全球化信息時代。因而任何的無視中國等市場消費的多元化特性,采取中外有別,高低相差的所謂差異化涉嫌地域歧視的舉措,都將無可避免地傷害當地消費者的感情。”該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