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下稱《規劃》)。該規劃中提出六大重點工程半數涉及我國彩電產業,將對未來國家彩電產業的發展產生長遠影響。
規模
《規劃》給出明確信息要保持國內彩電產業的規模優勢。保持全球彩電第一生產大國、三大消費市場之一、出口產品占全球市場五分之一強的國際市場低位。
保規模的本質是保持產業多年積累的成果。我國現代彩電產業改革開放30年來形成的產業優勢和國際低位的直接表現就是現在巨大的產業規模。如果這個規模發生異動,則可能使多能積累的彩電產業能力、品牌影響遭受重大損失,甚至令國內市場成為國際巨頭刀俎下的魚肉。
包規模的現實意義還在于保持就業穩定、保持社會穩定。長期以來我國彩電整機產業和其上下游產業解決了數以千萬計的人口的就業的生活衣食問題。保產業規模就是保職工衣食飯碗,就是保社會穩定。
家電下鄉
09年國內彩電企業出口市場萎縮已成定局。據統計分析表明,可能的市場波動范圍會達到35%之多,涉及產品領域包括平板電視和傳統CRT電視,以及數字機頂盒等相關產品。09年國家將通過有力的關稅措施和出口政策的調整,力爭把出口市場的損失減小到最小,同時引導國內彩電產業開拓新興市場,特別是中東、南美等市場。
在《規劃》中,家電下鄉工程的重要性被再次提及。規劃要求務必落實、爭取擴大家電下鄉的成果。包括彩電、電腦等出口“大頭”產品急需在外銷市場受阻的情況下,擴大內需市場,保持產業穩定,保持產業企業生產和員工就業的穩定,為整個國民經濟在全球危機背景下保持持續穩定較快的發展做出貢獻。
CRT
《規劃》要求國家進一步支持傳統CRT產業鏈的穩定,擴大CRT產品的銷路,基于更積極的出口政策支持。在國內彩電產業總產能中,CRT產品依然占據半壁江山,而且是產業利潤的主要供給者。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出口政策支持和家電下鄉活動,進一步擴大CRT產品銷售市場,延續產業生命,對于整個彩電產業的穩定轉型意義非同凡響。
面板
加強產業鏈能力、產業創新能力和深層競爭力的建設,離不開彩電產業轉型和平板產業發展這個主題。以支持六代以上液晶面板線建設為核心的新一代彩電和顯示核心器件工程是真個《規劃》中事關國內彩電產業“長期生死存亡”的重點工程。
國際彩電產業進入平板時代以來,國內彩電企業普遍面臨“缺衣少食”(缺乏核心器件)的局面,遭受到了外資巨頭來自產業鏈兩端的擠壓。我國現代彩電產業只有不到三十年的發展歷程,而國家彩電巨頭投資液晶等新一代顯示產業研發的歷史已經超過三十年。巨大的事實性差距,以及事關整個產業命運前途的產業機遇,迫切需求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指導。
加強以液晶為代表的新一代顯示技術核心器件的產業建設,不僅是當下渡過金融危機的必要選擇,更是長久振興國內彩電產業的需要。在《規劃》中,格外強調電子信息產業的調整、升級、轉型,在彩電產品上這一切均依賴于核心器件產業的建設。
數字電視
國家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作已經持續數年,成績斐然。在目前新形勢下加快數字電視整體推進進程又擁有了特別的意義。
涉及IC、軟件、網絡、內容和彩電產業等多個電子信息化領域內容的數字電視產業被列為《規劃》中重點提及的課題,充分表明了政府對該項事業的深遠意義認識。通過加快以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為核心的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將有利于提振國內IC設計與制造、影視廣播制作、應用功能開發以及終端信息化彩電產品開發等多個領域的快速發展;將有利于把數字電視多年推進工作的前期成果轉換為實際的市場內需和產業能力。
3C
新形勢下的彩電產業已經不同于傳統意義的彩電產業。建立于數字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技術基礎上的彩電產品,將成為家庭的信息化終端。在《規劃》中,對多種網絡接入技術、互聯互通技術,應用IC和軟件產品的支持規劃將加快國內三網融合的步伐,為嶄新的信息家電時代的到來奠定基礎;也必將深刻影響未來彩電的產品形態和業務功能的演進進程。
3C融合的概念是牽扯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的重大專項內容。在《規劃》中每項任務幾乎均與3C融合擁有緊密關系。其中無線寬帶網絡和數字電視兩項內容尤為關系緊密。通過兩個網絡的建設,渴望開拓出諸多嶄新的家電、彩電應用模式,為擴大內需奠定更加扎實的基礎。
創新
《規劃》中所涉及主要任務均緊扣創新這一概念。國家對產業振興的立足點已經有簡單的規模效益向質量效益的方向轉移,充分體現了又好又快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到科學發展觀。
對彩電產業,《規劃》要求從數字電視轉換、新型顯示技術核心器件以及彩電產品轉型三個方向基于產業創新、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的支持。《規劃》深刻的體現了現實利益、長遠利益,產業現實困難的解決與長遠競爭力的構建相接的方針。“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規劃》不僅能夠很好的幫助國內彩電產業渡過現有難關,更難能將國內彩電產業整體實力水平和質量結構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