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下稱《規劃》)。該規劃中提出六大重點工程半數涉及我國彩電產業,將對未來國家彩電產業的發展產生長遠影響。
規模
《規劃》給出明確信息要保持國內彩電產業的規模優勢。保持全球彩電第一生產大國、三大消費市場之一、出口產品占全球市場五分之一強的國際市場低位。
保規模的本質是保持產業多年積累的成果。我國現代彩電產業改革開放30年來形成的產業優勢和國際低位的直接表現就是現在巨大的產業規模。如果這個規模發生異動,則可能使多能積累的彩電產業能力、品牌影響遭受重大損失,甚至令國內市場成為國際巨頭刀俎下的魚肉。
包規模的現實意義還在于保持就業穩定、保持社會穩定。長期以來我國彩電整機產業和其上下游產業解決了數以千萬計的人口的就業的生活衣食問題。保產業規模就是保職工衣食飯碗,就是保社會穩定。
家電下鄉
09年國內彩電企業出口市場萎縮已成定局。據統計分析表明,可能的市場波動范圍會達到35%之多,涉及產品領域包括平板電視和傳統CRT電視,以及數字機頂盒等相關產品。09年國家將通過有力的關稅措施和出口政策的調整,力爭把出口市場的損失減小到最小,同時引導國內彩電產業開拓新興市場,特別是中東、南美等市場。
在《規劃》中,家電下鄉工程的重要性被再次提及。規劃要求務必落實、爭取擴大家電下鄉的成果。包括彩電、電腦等出口“大頭”產品急需在外銷市場受阻的情況下,擴大內需市場,保持產業穩定,保持產業企業生產和員工就業的穩定,為整個國民經濟在全球危機背景下保持持續穩定較快的發展做出貢獻。
CRT
《規劃》要求國家進一步支持傳統CRT產業鏈的穩定,擴大CRT產品的銷路,基于更積極的出口政策支持。在國內彩電產業總產能中,CRT產品依然占據半壁江山,而且是產業利潤的主要供給者。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出口政策支持和家電下鄉活動,進一步擴大CRT產品銷售市場,延續產業生命,對于整個彩電產業的穩定轉型意義非同凡響。
面板
加強產業鏈能力、產業創新能力和深層競爭力的建設,離不開彩電產業轉型和平板產業發展這個主題。以支持六代以上液晶面板線建設為核心的新一代彩電和顯示核心器件工程是真個《規劃》中事關國內彩電產業“長期生死存亡”的重點工程。
國際彩電產業進入平板時代以來,國內彩電企業普遍面臨“缺衣少食”(缺乏核心器件)的局面,遭受到了外資巨頭來自產業鏈兩端的擠壓。我國現代彩電產業只有不到三十年的發展歷程,而國家彩電巨頭投資液晶等新一代顯示產業研發的歷史已經超過三十年。巨大的事實性差距,以及事關整個產業命運前途的產業機遇,迫切需求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