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京東方做出這一“戰略”準備的原因絕不僅限于對未來與外資面板線競爭關系的“懼怕”。另一個令京東方必須認真關注的事實是,外資面板企業不僅大舉進軍國內市場,甚至已經提前和國內終端彩電企業“康佳、海信”們建立了結盟關系。
廈華的控股大股東為臺系面板企業中華映管。關聯利益使得廈華在采購面板時,尤其是面板產能相對過剩時會優先考慮大股東的利益。康佳液晶模組投資昆山,顯然是看上了龍飛廣電的液晶面板項目,同時也可以兼顧蘇州的三星面板工廠。TCL液晶模組在惠州,對于廣州的LG液晶面板線、奇美佛山線也有地緣意義。夏普南京聯手中電子熊貓的布局不盡擁有熊貓這個終端品牌,更是臨近夏普南京生產基地。
外資液晶面板企業與國內終端彩電廠商的結對現象不僅源于品牌廠商液晶模組對上游面板線的靠攏,更源于這些企業在液晶模組項目上的深入合作。TCL集團液晶模組整機一體化制造項目落戶四川成都高新區,背后是臺系面板大廠友達的支持。據悉,該項目將由臺灣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術合作,由TCL集團投資。友達在成都的布局號包括由友達光電與四川長虹合資成立的長智光電(四川)有限公司(BVCH Optronics (Sichuan) Corp.)。該公司將于第四季度正式開始液晶模組的批量投產。友達光電持有該公司51%的股權,四川長虹則持有其余49%的股權,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人民幣。此外,友達在全球代工重鎮長三角的蘇州也有布局。
與友達的措施類似,LG也采用了同樣的市場策略。去年4月份,創維集團宣布投資參股韓國LG Display公司(下稱“LGD”)廣州液晶模組工廠。目前LGD廣州液晶模組工廠已經投產,目前創維銷售的液晶電視中有一半采用了LGD廣州工廠生產的液晶模組。青島海信液晶模組項目雖然立足自主建設,但是其上游面板上也已經與奇美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采購關系。海爾最近也與友達進行了面板采購或者模組等方面的上游合作關系的接洽,其中海爾張瑞敏曾親訪臺灣。
分析認為,在今年的全球液晶面板市場上,面板廠商產能相對過剩,終端彩電企業斷貨缺貨的狀況已經多次循環上演。上下游協調的不當給雙方都造成了巨大損失。因此,雙方在深度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的建設上擁有著一致的訴求。特別是自身不具有終端品牌資源優勢的臺系企業更是愿意與國內終端企業深度合作。
這種上下游的合作關系,隨著大陸面板企業進入液晶模組的規模的增加將近一步增強。而對于京東方,一個沒有終端品牌資源的企業,其一旦投資了大尺寸面板項目則也面臨著與其最大的客戶群,國內品牌彩電企業深度合作的問題。但是,在時間節點上,京東方八代線投產尚需兩三年的時間。這個時期內可能出現,隨著面板產能進入“過剩隱憂”階段,終端品牌企業市場被提前“瓜分”的局面。京東方近日推出的OEM戰略和自主品牌戰略均可看成是對這樣一種局面出現的“未雨綢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