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產業鏈的高端持有者正式希望通過將后來者的產業結構固定在低端制造上來拖住“后來者”追趕的步伐。而山寨機的出現恰恰是幫了這些具有知識產權優勢、研發優勢和產業鏈優勢的國際巨頭的忙。山寨機就是國際巨頭妄圖長久把持產業鏈控制能力,并占據高利潤高端市場,而故意放出來的“糖衣炮彈”。
山寨機不僅,從根本上講,是在為產業鏈上游的國際巨頭在打工,在為其開拓市場(低價值市場總要向高價值轉型,而一旦低價值市場成功轉型成高價值市場,山寨機必然面臨滅亡的命運),同時也是在為其扼殺本土產業的創新土壤,扼殺民族企業的創新能力。
目前市場上、產業上也不乏各種鼓吹山寨機的語論。這些語論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比山寨機本身還要可怕。鼓吹山寨機一時的市場成功,一時的產業進步、一時的經營業績,一時的對信息化普及的積極意義,本質上是在忽略整個民族產業存在發展的長遠意義,是在忽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的創新文化和創新土壤,是丟了西瓜撿芝麻、沒有遠見的認識。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雖然通過購買山寨機可以短期節約一部分經濟支出,但是如果常此以往就將把自己民族的產業綁上低價值增長的賊船,自身的經濟支付能力也只能永遠在地低值階段徘徊。所以從根本上講山寨機對消費者的利益只有損害而沒有加強。
山寨機在產業鏈上為處于壟斷地位的國際巨頭創造了恒久壟斷市場的機會。入門門檻低,附加值低的山寨機自身很難成氣候。而一旦山寨機成長為正規機,專利問題、知識產權問題的大棒就會隨之而來。同時,新的山寨機的出現也將成為成長為正規機的山寨機的滅頂之災。這種山寨市場將陷入永遠山寨化的循環的結局恰恰是國際產業鏈把持者最希望看到的結局。
目前,在國內市場山寨手機和山寨數碼優盤、山寨數碼MP3、MP4充斥市場,最近又竄出了要出山寨數碼相機、山寨平板電視、液晶電視的苗頭:山寨之火可謂有越燒越旺的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更需要人們認清山寨產品的本質和巨大危害,做好和山寨產品作長期斗爭,堅決抵制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