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字化視頻監控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應用,貨運公司網絡化信息管理建設步伐也在加快。如何有效監管分點的日常運營,監督營業員的服務質量,掌握顧客光臨的一手資料以及營業店的安全防范問題,成為企業管理層的考慮關注重點之一。
網絡視頻監控產品是最近幾年面世的第三代全數字化遠程視頻集中監控設備,利用它可以將傳統攝像機捕捉的圖像進行數字化編碼壓縮處理后,通過局域網、廣域網、無線網絡、Internet或其它網絡方式傳送到網絡所延伸到的任何地方,千里之外的網絡終端用戶通過普通電腦就可以對遠程圖像進行實時的監控、錄像、管理,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
在本系統規劃調研階段,我們對現在主流的監控模式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比較:
1、傳統的模擬監控模式:需要在各分點與公司總部之間架設模擬圖像傳輸的專用光纖專線,由于各分點分布比較廣,僅僅是線纜敷設的費用就是天價了。
2、基于硬盤錄像機的第二代準數字化本地監控模式:主要運用于本地錄像,但在遠程傳輸環境中,始終無法解決網絡帶寬占用過高、傳輸延時過大、無法多路同時監控等問題,而且由于系統架構方面的原因,這種監控模式無法實現中心統一集中管理、錄像與回放的需求。
3、基于網絡視頻服務器、網絡攝像機的遠程監控模式:通過在各分點配備網絡視頻服務器、網絡攝像機,將本地監控攝像機拍攝的模擬圖像進行數字化壓縮處理后,通過網絡上傳到監控中心集中管理、錄像、遠程回放和對講,聯網的客戶端電腦可以實時監控相關圖像,也可以隨時訪問錄像主機調用歷史錄像數據回放顯示。
二、系統設計
1、用戶需求
在總部通過網絡,能讓多人對分布在各地的多個分點進行遠程視頻監控、錄像。
出差在外,仍可通過上網實現遠程監控。
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能方便地增加監控點及報警、對講、廣播等功能。
操作簡便、功能強大、界面友好。
2.系統架構
按照該企業網絡狀況及實際操作的可行性,艾爾森網絡監控系統主要組成模式為分散安裝、監控中心統一監控管理。
在監控點架設若干個艾爾森視頻服務器,用于采集攝像機等視音頻捕捉設備所采集的視音頻信號,或直接安裝網絡攝像機,與監控中心網絡相連,將各營業點的視音頻信號傳送到當地的分公司。
2.1、示意圖和系統架構
2.2、前端營業點架構
前端營業點是系統中的基層部分,包括攝像機、拾音器、視頻服務器或網絡攝像機等。對于監控點的硬件配置來說,以合理、可靠為主。
帶寬要求:CIF分辨率的圖像,每路帶寬約300Kbps;D1分辨率的圖像,每路帶寬約800Kbps。
2.3、城市分公司架構
城市分公司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擔負著整個系統的協調、監管職責。只有保證分公司監控中心內所有的設備7*24小時不間斷運行,才可以保證“艾爾森網絡監控系統”項目的服務質量,因此,對于分公司的硬件配置來說,以穩定、冗余為主。
監控主機:由一臺功能較強大的電腦服務器構成,并安裝艾爾森中心管理軟件NVS Center 500。它用于集中管理各監控點的所有視頻服務器、網絡攝像機。所有監控點的圖像均可在錄像服務器上監控、錄像及查看歷史錄像資料。監控時既可同時監看多畫面,也可自由放大任意畫面,還可自如地控制各監控點的攝像機云臺轉動及鏡頭變焦。
客戶端:在各個分公司還可配備多臺客戶端電腦(可使用監控者原有的辦公電腦),供多人同時監控、查看歷史錄像資料。
帶寬要求:CIF分辨率的圖像,每路帶寬約300Kbps;D1分辨率的圖像,每路帶寬約800Kbps。 分公司所需的總帶寬,取決于所有監控終端的數量、畫質以及需同時監看的畫面數量、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