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下的崛起歷程中,國內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產品市場卻沒有跟上松下全球市場的發展步伐。2006年,松下手機傳出即將停產GSM手機產品的新聞,遂業界傳出松下將完全放棄手機業務的猜測。06年年中,松下廚衛電器傳出退市的消息。07年3月底,日本松下電器在全球范圍內終止了燃氣臺灶、嵌入灶、燃氣熱水器等3種燃氣具的生產和銷售。07年年初,媒介傳出,松下空調06年可能巨虧,面臨退市的消息。07到08財年統計數據顯示,松下平板電視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僅為3%左右,遠不及海信、TCL、索尼、三星等同行,未能進入平板品牌十強。
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近幾年來松下在國內市場大眾電器類產品的銷售呈現的衰退趨勢。分析認為,松下產品之所以從極盛走向衰敗,與松下在國內堅持的企業文化細節關系密切。
松下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被人們尊稱為“經營之神”。在松下幸之助的經營思想中“為了使人們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更加舒適,并為了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是最具有概括性的經營哲理。這句話既概括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又生動的說明了養育企業的是企業的用戶、消費者。
在松下中國市場的策略中,這種對于企業的衣食父母的尊重卻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上世紀90年代末期,隨著國內家電產業的迅速崛起,在各個產品領域均掀起了空前的價格戰狂潮。1996 年下半年,作為當時的CRT電視機核心組件的彩管大幅降價,平均每支降價 20%,有的品種降幅達 40%。在之后的4年里,電視機的價格降到了原來的一半以下。這期間為了應對國內彩電企業的價格戰術,索尼推出了“VEGA”子品牌的平面彩電并在高端領域站穩腳跟。而同時期的三洋則進一步削低價格,以便不和國內品牌產品拉開更大的差距。但是,松下卻并沒有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策略,以致山東松下映像產業遭受了嚴重的損失。松下依靠畫王彩電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建立的高端形象亦被索尼的平面彩電取代。
無獨有偶,在05、06年的空調漲價風波中,松下同樣犯了嚴重的錯誤。05、06年國內冰箱市場由于原材料的價格上漲,產品均價出現上揚趨勢。截至07年,冰箱產品的漲價幅度達到15-30%。這一期間松下相關產品的價格漲幅遠高于西門子、海爾等世界知名品牌。05年,松下家電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吉井清一曾經用“達到了一個比較有魅力的價格”來形容松下即將推出的新款冰箱的價格策略。但是,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吉井清一的冰箱產品就出現了200-400元不等的漲幅,價格上揚達到7%左右。分析認為,在消費者普遍對漲價態勢不滿的同時,松下以過高的漲幅提升利潤明顯高估了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差價策略被認為是松下的冰箱、空調打不開市場銷路,擠不進第一陣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