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面板產業變化就像是洗三溫暖一樣,從年初的一片叫好聲,到第2季度的市場多空交戰,而時序才甫至第3季度初,面板產業的前景就多已籠罩在悲觀的氣氛中,面板廠也紛紛決定調降產能利用率來因應最新的市況。而算算時間,離面板廠高層于6月中旬高喊第3季度旺季來了,一直到減產議題的浮現,中間僅經歷短短1個月,面板產業變化之快,令人稱奇。
會讓面板廠快速的以減產方式響應最新市況轉變,應與2006年當年那波減產嘗到甜頭有關。回想2006年的減產狀況,當時因為面板廠高估世界杯足球賽將帶來的液晶電視商機,因而堆積太多的庫存,在虧損陰霾籠罩的情況下,友達振臂一呼且帶頭響應,率領面板廠一同減產后,2007年的獲利高點榮景于焉誕生。
而2008年的市況與2006年相同的地方,在于終端拉貨不振、面板價格往下滑落、庫存開始升高等因素,但很明顯不同的地方,就是面板廠2008年喊減產時,離虧損的防線還很遙遠。
以目前面板廠的各項產品來說,無論是IT與TV面板,都還有利潤存在,縱使是一向只跌不漲、上半年市況不振的40英寸級液晶電視面板,目前的報價也僅止于快要接近面板廠總成本的程度而已,離賠錢還有一大段的距離。
而面板廠這么早就選擇減產的原因,在于其已可以預料到會在2008年下半年或是2009年上半年就會虧損的命運,因而提早因應解決,而除了以獲利較營收為重的考慮外,停滯性通膨、全球經濟不景氣、物價、油價高漲等因素,都讓終端買氣縮手,在需求出現疑慮的情況下,不難猜出面板廠為何要提早減產了。
其次,2006年面板廠減產時,當時友達才剛宣布合并廣輝不久,市場占有率還未提升至與三星電子、LG Display平起平坐的地位,奇美電子還想努力沖刺產能,提高市場占有率,因而對減產還不夠阿莎力,而2年后的今天,友達、三星以及LG Display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已達20%,奇美電則在15%之譜,華映則約6%左右,面板廠的產業地位差距已拉大到一定的地步,縱使產能利用率調降10%,市場占有率也不會有多大的差別,在此情況下,也不難猜想這次奇美電為何會率先打響第1炮了!
據了解,華映6代線擴充的產能原訂第4季度才要開始裝機,但由于6、7月面板市況轉惡,華映因而順勢提早裝機,由于裝機時需將產能利用率往下降,因此華映6代線目前的產能利用率約在90%。華映6代線單月設備產能將從9萬片擴充至12萬片,由于提早裝機的緣故,因此原訂2009年第2季度度量產的時程,將提早至第1季度就量產。
此外,業界也傳出,友達此次的減產也是從6代線下手,傳出友達6代線的產能利用率降至90%,面板業者指出,友達原本有意在年底時將L6B的設備產能擴充至單月12萬片的水平,但近期在投至10萬片后,發現市況不對,因此除了決定放緩投片速度外,也修正6代線的稼動率至9萬片的規模。
而群創與奇美電也紛紛計劃縮減6代線的投片規模,在此情況下,面板廠倒是有志一同選擇6代線開刀,為何會如此呢?面板業者說,原因在于面板廠錯看2008年主流,原以為2008年40英寸級液晶電視將成為主流,但沒料到在全球經濟風暴的陰影下,32英寸液晶電視比40英寸級液晶電視的需求還要好,在此情況下,切割40英寸級TV面板的7.5代線、8代線產能空出來了,面板業者只好拿7.5代線、8代線切割32英寸TV面板,而6代線則轉生產多一點的IT面板,而近期由于IT面板庫存過高,需求也相當疲弱,原本可切割IT與TV面板的6代線,此時產能反而空了出來,因而成為面板廠調降產能利用率的主要對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