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碟機業復興難言樂觀
顯然,藍光陣營的成員相當看好中國市場。在先鋒、索尼等企業先后在華推出藍光產品后,據了解,松下藍光碟機已于幾周前在中國上市,市場零售價為5999元。根據日本、美國市場的發展情況,有預測認為,未來兩年藍光產品在中國市場會有翻倍的增長,三年后將會超過日本市場。在高清DVD下一代標準中,雖然中國尚無話語權,但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卻吸引著藍光陣營。
對于藍光陣營而言,一兩款產品上市說明不了什么問題,重要的是要打造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比如片源、碟片都從哪里來,價格能否被市場接受,從標準之爭獲勝的藍光,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也成為藍光能否說服國內企業投入的另一個關鍵因素,也給了時間讓中國企業好好思考如何在下一代DVD標準中為自己爭取更有利的籌碼。
顯然,作為下一代標準,藍光對于淪陷在DVD專利費陣痛中無法自拔的國內企業而言,無疑是很大的誘惑,但在分清藍光是蛋糕、還是裹著糖衣的專利炮彈的情況下,過去的經驗告訴中國企業一定要慎重。
在目前我們看到可以叫板藍光的做法中,中國版HDDVD是抗衡藍光、謀求話語權的一個途徑,不過,國內企業要清醒認識到的是,或者這僅僅是一個途徑,僅能為國內企業在藍光攻克市場之前謀取更多話語權。得出這種結論的原因在于,全球各大電影公司全面倒向藍光,是HDDVD在全球敗退的一個重要原因,全球如此,早已加入WTO的中國顯然不可能獨善其身。此外,中國華錄集團已代表中國碟機企業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音視頻標準AVS和DRA申請成為藍光格式專利池的核心專利的做法,道路并不平坦。但藍光陣營也意識到,在中國市場,中國企業是否加入并大力推動,也成為藍光能否主導中國、從而在全球擴大規模降低成本的關鍵。龐大的市場會否讓藍光陣營妥協,讓中國企業在藍光產業中分得一杯羹,還有待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