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星稱雄全球顯示市場
在顯示領域三星能取得今天成就,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坦途。在三星的戰略選擇中,液晶顯示被公認為是IT行業典型的“三高”業務。
首先是高技術壁壘,LCD產品制造上下游所需技術層面極廣,技術障礙大;
其次是高資本投入,上馬一條新生產線需要幾十億美元,極度“燒”錢。
第三是高市場風險。液晶產業市場波動周期明顯。1995年三星第一條液晶面板生產線批量生產,趕上日本LCD廠商擴大產能導致供大于求,市場價格大幅下跌50%,三星液晶顯示業務出現幾百億韓元的虧損。但三星沒有退縮,不惜將半導體業務積累的利潤投入到液晶業務中。
更大的挑戰出現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面臨生死時刻,許多全球性企業都減少研發投入,縮減業務規模,但三星在液晶顯示上的投入卻毫不動搖,大刀闊斧繼續投資新一代液晶技術開發和面板生產。因為三星認準了這是數字時代的希望所在。從2006年到2010年,三星在液晶顯示業務上的計劃投入又達到驚人的100億美元。
毫無疑問,正是對液晶技術的執著和高投入,才使得三星在尖端技術上超越對手,而這是一個企業保持行業領導地位的關鍵能力。目前,三星電子在全球設立了17個研發中心,研發人員超過3萬名。2006年專利申請數據三星排在全球第二位,并以3508項專利申請位居中國所有外資公司之首,成為掌握信息技術領域核心最多專利的跨國公司。以顯示技術為例,三星掌握的專利涉及光學、半導體、電機、化工、材料等各個領域,擁有當前最先進的液晶技術、光源技術、數碼自然影像技術等,是全球少有從小型面板到中型、大型面板全部生產能力的全能企業。
僅有先進的技術開發能力還不足以創造最大的價值,全新開發的、引領市場需求的產品只有快速推向市場,才能取得商業的成功。在高端液晶顯示產品上,三星不斷創造第一,讓液晶顯示器可以更大、更薄、更綠色。
三星技術上的實力和產品的創新,帶動三星顯示產品在全球迅速擴張,價格不斷走低,1995年三星投入顯示器技術領域,2001年率先研發出全球首臺40英寸LCD,打破了業內認為30英寸是液晶顯示器尺寸的極限的說法;十年后,也就是在2005年,三星第1億臺TFT-LCD液晶顯示器下線,這是三星電子發展的一座里程碑。從1億臺到2億臺,三星只用了兩年時間,在2007年8月,三星液晶顯示器產量累計突破2億臺,創造了全球顯示器領域的奇跡。今天,102英寸的大屏幕液晶顯示器也已經由三星研制出來,同時還在全球率先研制出雙面顯示器、雙屏顯示器,窄邊顯示器等等。目前三星不僅是全球液晶顯示器銷售冠軍,占據15%市場份額,而且從2004年底到今年5月,連續37個月保持平板顯示器市場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