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各位百忙中光臨三星全球首臺82英寸液晶顯示器發布暨交付儀式,和我們一起分享三星商用新產品問世的喜悅。
三星電子大中華區顯示器營銷部產品總監李剛做主題報告
還有50天時間,我們就將迎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盛大開幕。百年奧運,中華圓夢。我想,在座所有朋友和我一樣,備感自豪和期待。
為迎合科技奧運的主題,三星大屏幕液晶顯示產品首次集體亮相5月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14款蘊含頂尖技術的新品包括全球邊框最窄的可拼接顯示器、全球最大的可觸摸液晶顯示器等,還有充滿科幻色彩的面部智能識別技術。
時隔不到1月,今天三星再次向中國市場隆重推出了王牌產品,全球量產尺寸最大的82英寸液晶顯示器。如此密集的活動背后,是因為液晶顯示已成為整個IT領域最活躍的板塊,也是三星發展最快速的業務。我很高興,能與在座的各位來賓和媒體朋友們共同分享三星在液晶顯示領域的發展歷程和成長體會。
今天,我的報告主要分為四部分:
一、三星的顯示戰略布局
二、三星稱雄全球顯示產業
三、新技術方向與顯示新生活
四、迎接液晶顯示的第四次浪潮
顯示業務對三星來說意義非凡。僅僅40年前,三星還是一個生產食糖、紡織和化肥的工業制造企業。上世紀70年代正值電子產業在西方國家悄然興起,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哲以敏銳的目光捕捉著新動向,于1969年創辦了三星電子。
之后兩項關鍵業務的先后崛起,推動三星從追趕者成為全球IT和家電業的領導者。半導體是三星最早獲得世界領先稱號的產品。從向國外購買半導體技術、跟隨別人到成為最大的存儲芯片供應商,三星前后只用了6年時間。
半導體業務的翻身勝仗鼓舞三星電子決定在顯示業務上也大干一場。1991年,第一臺商業上可用的、配置彩色液晶顯示屏的筆記本電腦誕生,使移動計算不再是夢想,掀開了IT歷史的新篇章。也是這一年,三星決定把LCD液晶顯示列為公司發展的首要業務,投入巨資研發。
在液晶顯示技術研發上,三星從一開始就力爭占據產業鏈的制高點,因為在強手如云的新市場中沒有核心技術就意味著難以生存。從上游玻璃基板等原材料,到中游制造液晶面板,到下游顯示器等整機產品,三星電子和集團旗下相關公司--三星康寧、三星SDI、三星電機等,經過多年精心布局和研發努力,各自成為產業鏈中關鍵技術和部件的核心廠商,并相互協作,形成了三星獨特的“垂直整合體系”。
以目前主流的TFT-LCD生產為例,在上游鏈條中,背光模塊、玻璃基板、彩色濾光膜等基礎材料占到液晶面板生產成本的近七成。全世界只有4家公司能制造玻璃基板,三星旗下的三星康寧精密玻璃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大的是玻璃基板供應商,占據三成市場份額。
彩色濾光片是決定顯示器性能,如對比度、亮度等表現的關鍵部件。三星電子的兄弟公司三星SDI是世界三大彩色濾光片生產企業之一。同時三星SDI還是另一關鍵部件背光模塊的全球領導廠商。
液晶面板占據液晶顯示器成本的70%?梢哉f,誰掌握了液晶面板誰就掌握了事業成敗的關鍵。在中游面板制造上,三星一直是行業領軍者,目前擁有9條液晶面板生產線。2007年8月三星第八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順利投產,技術水平居行業領先地位。截至2007年,三星液晶面板銷售額已連續6年全球第一,市場占有率超過20%,在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液晶面板上更是居主導地位。
顯示業務的崛起對三星意義重大。一方面為公司帶來了豐厚的現金流。2007年三星電子是全球突破1000億美元銷售額的三家電子企業之一。而在利潤上三星則位居全行業第一,其中顯示業務貢獻卓著,銷售額占到公司三分之一;另一方面,以液晶和半導體為基礎,加之無線通訊技術,三星成為消費電子和數字融合技術方面的全球領先者,同時也是商用領域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供應商。
在顯示領域三星能取得今天成就,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坦途。在三星的戰略選擇中,液晶顯示被公認為是IT行業典型的“三高”業務。
首先是高技術壁壘,LCD產品制造上下游所需技術層面極廣,技術障礙大;
其次是高資本投入,上馬一條新生產線需要幾十億美元,極度“燒”錢。
第三是高市場風險。液晶產業市場波動周期明顯。1995年三星第一條液晶面板生產線批量生產,趕上日本LCD廠商擴大產能導致供大于求,市場價格大幅下跌50%,三星液晶顯示業務出現幾百億韓元的虧損。但三星沒有退縮,不惜將半導體業務積累的利潤投入到液晶業務中。
更大的挑戰出現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面臨生死時刻,許多全球性企業都減少研發投入,縮減業務規模,但三星在液晶顯示上的投入卻毫不動搖,大刀闊斧繼續投資新一代液晶技術開發和面板生產。因為三星認準了這是數字時代的希望所在。從2006年到2010年,三星在液晶顯示業務上的計劃投入又達到驚人的100億美元。
毫無疑問,正是對液晶技術的執著和高投入,才使得三星在尖端技術上超越對手,而這是一個企業保持行業領導地位的關鍵能力。目前,三星電子在全球設立了17個研發中心,研發人員超過3萬名。2006年專利申請數據三星排在全球第二位,并以3508項專利申請位居中國所有外資公司之首,成為掌握信息技術領域核心最多專利的跨國公司。以顯示技術為例,三星掌握的專利涉及光學、半導體、電機、化工、材料等各個領域,擁有當前最先進的液晶技術、光源技術、數碼自然影像技術等,是全球少有從小型面板到中型、大型面板全部生產能力的全能企業。
僅有先進的技術開發能力還不足以創造最大的價值,全新開發的、引領市場需求的產品只有快速推向市場,才能取得商業的成功。在高端液晶顯示產品上,三星不斷創造第一,讓液晶顯示器可以更大、更薄、更綠色。
三星技術上的實力和產品的創新,帶動三星顯示產品在全球迅速擴張,價格不斷走低,1995年三星投入顯示器技術領域,2001年率先研發出全球首臺40英寸LCD,打破了業內認為30英寸是液晶顯示器尺寸的極限的說法;十年后,也就是在2005年,三星第1億臺TFT-LCD液晶顯示器下線,這是三星電子發展的一座里程碑。從1億臺到2億臺,三星只用了兩年時間,在2007年8月,三星液晶顯示器產量累計突破2億臺,創造了全球顯示器領域的奇跡。今天,102英寸的大屏幕液晶顯示器也已經由三星研制出來,同時還在全球率先研制出雙面顯示器、雙屏顯示器,窄邊顯示器等等。目前三星不僅是全球液晶顯示器銷售冠軍,占據15%市場份額,而且從2004年底到今年5月,連續37個月保持平板顯示器市場全球第一。
顯示技術的變革加快了數字化浪潮的發展。2010年以前液晶顯示發展將完成兩個很重大的歷史使命,一是在顯示器領域全面替代CRT,二是促成新市場的成熟應用,像數碼產品和移動通信市場。今天,液晶已構成數字產品開發的基石,100%的數碼相機、數碼攝影機、以及筆記本電腦等均采用TFT-LCD液晶面板。
可以說,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里,數字生活已經悄然拉開了大幕。同時過去十年里,材料科學、光電科技等基礎領域累積的成果,使我們可以不斷挑戰技術極限,推出更多跨時代的新產品和新應用,而且其進程速度將超過我們想象。
首先液晶屏幕尺寸極限將繼續被突破。目前占據市場主流的是22至46英寸的顯示產品,而其中32英寸以上的被稱為大屏幕顯示。三星正在計劃十代面板生產線的建造,引領行業主流應用走向50英寸以上的大屏時代。此外,通過切割和拼接技術,還可以實現更大尺寸的顯示效果。
其次,液晶產品會越來越綠色。綜觀顯示器市場歷程,已由過去強調追求畫質提升、成本降低等,逐漸轉向產品節能、保護環境的綠色競爭。對顯示產品而言,低耗電、低有害物質含量、使用壽命長是幾項關鍵的綠色指標。在這些方面三星一直處于領先。2007年11月三星已宣布,所有液晶面板產品不含污染的PVC聚氯乙烯,三星還正在全球大力推廣更環保更節能的LED節能面板技術。以三星顯示器為例,應用LED節能面板,耗電可省50%,使用壽命還長,如果按每天開機5小時計算,可以使用將近55年。有專家測算,如果把全球現有的CRT顯示器替換為LED液晶顯示器,每年可省電1000億千瓦時,相當于14座火力發電站一年的發電量,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400萬噸,相當于10萬平方公里的森林全年吸收二氧化碳的總量。
就在9天前,三星電子全球CEO李潤雨訪華,他此次中國之行的主要目的是推動環保和綠色戰略,目前三星制定了“綠色經營計劃”,該計劃關注經營、產品、工廠、流程和社區等一系列組織經營環節的綠色化。而顯示器產業鏈上每個環節都被列為綠色經營計劃之中。
第三是,液晶屏幕會越來越薄。三星電子已生產出了世界最薄的TFT-LCD液晶面板,比一張信用卡還要薄。新一代超薄、省電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屏幕的崛起,將會讓大屏更薄更省電。OLED不僅在色彩、對比度、亮度、快速反應時間等方面優于LCD ,更重要的是OLED就像一層可自行發光的玻璃,因此可以實現前所未有的輕薄設計。比如說,未來我們家里的玻璃窗就可以是OLED顯示器,遮風擋雨同時戶外傳感器會將溫度、濕度等呈現在窗戶上,或者可以變換顯示畫面,成為家里的一組極具藝術品味的窗戶。
目前三星已成功研發出世界最大的31英寸OLED超薄面板,厚度相當于普通液晶面板的十分之一,跟一張紙差不多薄,而耗電量降低一半。不過,OLED技術總體還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目前主要在一些高端手機和媒體播放器上采用。
未來液晶屏幕會變形。OLED技術還有一項特性,能使用塑料或金屬片等代替玻璃基板,制備可彎曲的顯示器。這意味著未來的新的柔性面板顯示器可以變形和折疊,幫助我們實現很多夢想,造就獨特的顯示產品,比如制成頭盔、眼鏡以及一些時尚物品。
此外還有雙面顯示、3D顯示、觸摸顯示等都是新技術熱點。在產品上,2007年三星在全球開發出第一個雙面液晶顯示屏,屏幕正反兩面可顯示不同畫面,2008年5月份,科博會亮相的全球最大的三星可觸摸液晶顯示器等,這些都為液晶顯示的應用打開了全新天地。可以說,從上游材料到下游產品,包括三星在內的眾多廠商都取得了許多重要成就,這里就不一一列舉。
三星認為,顯示技術將在第二個數字化10年里滲透到我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尺寸”出現。三星電子LCD業務總裁李相浣稱之為“新的顯示生活”。
這些無處不在不是在我們家里和辦公室的每個角落都堆滿屏幕,而是嵌入到我們工作生活的環境里面:當我們不注意的時候它就是書房墻上的裝飾畫,百貨商場的展示櫥窗,或者是黑板海報,穿戴的衣服……等等。甚至有一天我們還能制作出魔幻電影《哈利波特》里面人物會動的巫師報紙,看報紙就像看電視一樣。
過去十年里液晶顯示的普及已直接推動引發了三次IT變革浪潮。第一波便是催生了筆記本電腦的誕生和普及,使移動計算成為可能。第二波是液晶顯示器代替傳統CRT顯示器。第三波是液晶電視取代CRT電視。
在商用領域,十年內大尺寸液晶顯示產品會成為市場應用的新熱點,具體在以下五大應用方向,今后:
第一是公共顯示和數字廣告牌。隨著亮度等性能指標的提升,大屏幕液晶顯示將全面成為宣傳海報、室內外燈箱廣告的新載體。
第二是“未來商用電視”,達到80英寸以上、像素為全高清4倍,可以做高清晰度的“數字畫廊”,甚至用作室內藝術墻使用。
第三類是辦公室和學校使用的電子黑板“e-Board”。100英寸以上的大型顯示器,配以觸摸和手寫輸入功能,完全可以替代老式的黑板,提高教學質量,豐富教學信息量。
第四是“商務隨身顯示”。商務人士能夠像手提包一樣隨身攜帶,隨時隨地觀看影像的輕型顯示器,就像是個人的移動視頻會議室。
第五是個人數字寶。折疊起來可以充當手機使用,展開又比較大,用來看視頻圖像或者是手寫輸入等。
在上述五大新應用中,公共顯示和數字廣告標牌是最大潛力市場,因為液晶顯示新的革命性技術集中在色彩表現和高端應用方面,比如廣色域、LED、3D顯示,這將使液晶顯示應用于公共顯示和數字廣告標牌的障礙完全消失,從而引爆液晶顯示市場的“第四次浪潮”
專業研究機構預測,2008年應用于全球公共顯示和數字廣告標牌的液晶顯示市場正處于大爆發的拐點,從目前130萬臺的需求到2012年有望超越數千萬臺。如果用足球場大小的面積來估算的話,2007年約92個足球場采用了液晶顯示,預計到了2012年預計約524個足球場面積將采用液晶顯示器,每年42%的高增長。可以說未來公司的辦公桌、公共汽車、大賣場、酒店、餐館、電梯間、戶外看板等,液晶顯示將無處不在。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顯示器市場之一,也是即將到來的第四次浪潮的中心地帶。政府和商業是主要的積極推動因素。
數字城市建設已被列入中國 “十一五”發展戰略重點。目前國內已有100多個城市開展了試點工作,包括政府信息系統、社會保障信息系統、交通管理信息系統、遠程教育系統,以及智能小區等多方面,作為信息顯示的最佳終端和管理平臺,基于大屏幕液晶顯示的產品和方案正得到各方青睞。
在行業市場上,由于2008年中國連續遭遇雪災和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交通、電力、石油、煤炭等部門及行業的安全生產和運營受到高度重視,視頻監控的需求將大幅上升,高清晰、高亮度、大屏幕的液晶顯示器將取代既笨重又耗電的小尺寸CRT顯示器,成為視頻監控的最佳選擇。
在商業廣告上,包括航美傳媒、分眾傳媒、華視傳媒等在內的新視頻媒體正在興起,逐步滲透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在該領域,液晶顯示設備幾乎是所有新視頻傳媒的最愛,出現在機場、巴士、樓宇、咖啡館等公共空間。
目前三星大屏幕液晶顯示產品和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到各領域,今年春季雪災中的廣州火車站監控中心、國家氣象局預報中心、已經啟用的奧運場館水立方的監控顯示,還有青藏鐵路監控指揮中心、國家電網辦公及電力指揮中心等均采用了三星商用液晶產品。
為應對中國大屏幕顯示市場的增長需要, 2007年三星增資近1億美元擴建三星蘇州液晶顯示器工廠二期,產能提高一倍,達到月產500萬臺規模。三星電子還計劃在中國建立第二座液晶顯示工廠,投資額預計為5億美元,目前公司正在選址中。
在轉移技術和擴大產能同時,三星還積極向中國引入全球最新產品。2007年為滿足首都機場T3航站樓需求,三星將全球首批70英寸大屏幕顯示器優先提供給中國客戶。今天,82英寸大屏幕顯示器在中國率先量產下線并交付用戶,再次證明了中國市場在三星全球布局中重要的戰略地位。
憑借領先的產品技術和品牌設計,三星已連續9年奪得中國顯示器市場銷量冠軍,成為中國用戶喜愛的顯示器品牌。今后,三星將大力為中國行業和企業客戶提供最新、最環保的商用顯示產品與解決方案,讓我們的視界更美麗,讓我們的環境更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