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為“飛利浦計劃2009年退出等離子電視市場”的消息開始在各大網站之間流傳。這篇稿件提到,“飛利浦已經開始降低它的等離子電視的發貨量并停止在中國等離子市場的運作”,并稱“明年飛利浦將正式退出等離子電視運作”。該消息的來源,是“日本船井(Funai)此前通知其合作伙伴從2008年底開始將不再有任何來自該品牌和飛利浦的新品等離子電視上市”。
在今年早些時候,已經證實了飛利浦正在出售其持有的LG.Philips(LPL)液晶面板廠的股份,LPL也在今年3月正式更名為LG Display。更早之前,飛利浦早已剝離了半導體業務和手機業務。
這樣看來,飛利浦正在逐漸退出消費電子產業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現在,我們的問題是,這究竟是飛利浦的戰略調整,還是說明在這些領域飛利浦已經敗北出局呢?
飛利浦:這只是戰略轉身
懷著疑問,記者撥通了飛利浦中國的電話。相關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有得到集團總部關于等離子電視產品的確切通知。不過,在記者的詢問時,這名工作人員表示,這一情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因為等離子產品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已經不斷下滑,飛利浦未來的工作重心將放在液晶產品上。飛利浦的市場部門在給記者的回信中也表示,具體產品線的規劃目前還不能透露,但是,“我們的重點將繼續在LCD市場,因為LCD是目前主要的技術重點并帶動整個TV市場的發展,同時也是消費者和市場的主要需求。”
同時,記者還確證了作為消息來源的日本船井公司的身份。近期,飛利浦和日本船井電子公司剛剛簽訂了一個從2008年9月1日生效,并持效不少于5年的協議,規定在協議期間,日本船井有權在北美獨立使用Philips和Magnavox消費電視品牌,以及飛利浦因此而獲得品牌出讓的收益。協議還規定,“日本船井將嚴格按照飛利浦的要求進行品牌使用,產品質量保證和產品設計,以及消費者維護。他們也將負責市場推廣和廣告投放及產品調整。”這樣看來,從日本船井公司傳出的消息是可信的,至少在北美地區,飛利浦退出等離子市場并非空穴來風。
不過,飛利浦市場部也表示,即使確有此事,飛利浦依然保有技術實力,如果消費者需求發生變化,可以隨時回到等離子市場。
乍一看,這一行為僅僅是戰略轉身。但是,飛利浦之前的市場表現,卻讓人有更多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