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國內外大部分消費電子廠商,目前都在加大對模組的投入,特別對平板電視業務贏利普遍偏低的大陸企業來說,涉足模組制造不僅能夠提高贏利,更意味著在平板電視市場的話語權增大。“海信電器邁出了進軍模組領域的第一步,打破了進口模組的壟斷局面,開始了大陸彩電企業打造完整產業鏈的進程。”海信電器模組事業部總經理劉衛東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歷經幾次增發融資失敗的TCL,也對模組市場覬覦已久,TCL方面表示,模組生產線的上馬,可以增強TCL多媒體整體贏利能力。模組成本占到平板電視成本的15%,通過自有模組線的生產,至少可節省5%的成本。
由于在液晶電視的產業價值鏈上,整機環節的增值區間僅為25%~35%,引入液晶模組的設計和制造后,“模組+整機”的形式將增值區間擴大到60%。據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的預測,今年中國大陸平板電視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300萬臺,如果利用這段時間,大陸企業在模組方面實現自主化生產,對成本控制和贏利都將大有裨益。
冠捷科技集團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劉丹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包括信號和機構安裝在內的整機組裝只是平板電視成本的35%左右,模組占到平板電視25%的成本,如果大陸企業能夠在模組這塊實現量產,對于其降低成本、增加贏利有很大的幫助。
大陸企業涉足模組市場的另一方面有利影響是為大陸企業開拓上游市場提供了可能。模組實現自主化后,大陸企業將擁有平板電視60%的話語權,剩下的只是在電源和液晶玻璃方面,而這兩者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和30%,如果大陸企業能循序漸進,依托強大的市場做支撐,在平板電視時代創造CRT(顯像管)時代的輝煌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