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和《朝日新聞》等日本媒體3月4日報道,先鋒準備全面退出顯示器面板生產。報道稱,先鋒預定將在本月7日對外宣布包括退出等離子顯示器面板生產在內的事業結構改革計劃。但在3月4日,先鋒稱目前還沒有做出任何決定。目前,先鋒在日本鹿兒島、山犁和靜岡三家工廠生產等離子面板。可以預料,先鋒在這次事業部結構改革計劃中也將包含對生產體制的調整。
等離子業務已是包袱
為核實此消息,記者致電先鋒電子(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市場課課長助理王若波。他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朝日新聞》關于先鋒全面退出等離子面板生產業務只是個人的見解。先鋒東芝總部剛剛給我們發的郵件顯示,目前等離子工作仍在繼續。確定的消息要等到3月7日!
先鋒預定將在3月7日正式對外發布退出等離子面板生產及其他事業結構的改革計劃。
不過,“全面退出等離子面板業務”之于先鋒,并非空穴來風。依據先鋒等離子電視事業連年虧損的經營狀況,加之此前先鋒宣布與夏普合作液晶業務,以及前幾日宣布停產42英寸等離子面板,并從松下、日立手中采購,種種因素綜合顯示,先鋒全面退出等離子面板生產業務,基本屬于板上釘釘之事。
可以看出端倪的是,先鋒發言人EmaSuzuki3月4日表示,由于受到增長速度放緩的影響,公司目前正在對等離子顯示器業務進行審查。
先鋒的等離子電視業務部門近年持續出現赤字。受等離子電視的拖累,到2007年3月,先鋒的家電事業已經連續3期赤字,預測2008年3月等離子電視業務的營業赤字將比以往更為擴大,達到175億日元(約合1.7億美元)。
目前,先鋒在日本鹿兒島、山犁和靜岡三家工廠生產等離子面板,目前在市場銷售的是42英寸、50英寸和60英寸等離子電視。
為了抵抗價格下滑頹勢,先鋒去年推出“KURO”系列電視產品,并定位為高價產品。
“價格高高在上,加之營銷層面推進不力,先鋒等離子業務一直在松下和LG的強勢夾擊下艱難生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市場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調查的數據,2007年全球等離子電視機市場占有率為(以銷售金額為基數):松下34%,三星電子20%,LG電子16%,日立8%,先鋒7%,飛利浦6%,其他9%。2007財年先鋒等離子電視銷量只有48萬臺,不足松下的1/10,而松下等離子電視的銷量達到500萬臺。
在2007年度第四季度,全球前六大廠商的季度增長率中,排在第五的先鋒是唯一處于負增長(-39%)的廠商,其市場增長率遠遠低于松下(36.8%)、LG(28.4%)、三星(25.1%)、日立(6.4%)等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