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08即將結束,中國彩電產業的生存矛盾逾發激化。上游彩管企業的紛紛破產,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疲軟,銷售渠道價格戰逾演逾烈,外資品牌本土化營銷頻頻出手……面對集中爆發的行業困局,中國本土彩電品牌只得求變。在即將到來的2009年,誰形成以技術標準為核心的具有良性競合的產業鏈將是贏得09和未來的關鍵。
在國內即將實施3G標準之際,以3C融合為方向的數字電視,將是彩電國產品牌贏取勝利的良好契機。在經歷了高清、大平板、奧運高清等一輪接一輪的發展后,中國彩電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迎來行業發展的拐點,一場數字電視大戰已經拉開了帷幕。
隨著2008即將結束,中國彩電產業的生存矛盾逾發激化。上游彩管企業的紛紛破產,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疲軟,銷售渠道價格戰逾演逾烈,外資品牌本土化營銷頻頻出手……面對集中爆發的行業困局,中國本土彩電品牌只得求變。在即將到來的2009年,誰形成以技術標準為核心的具有良性競合的產業鏈將是贏得09和未來的關鍵。
在國內即將實施3G標準之際,以3C融合為方向的數字電視,將是彩電國產品牌贏取勝利的良好契機。在經歷了高清、大平板、奧運高清等一輪接一輪的發展后,中國彩電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迎來行業發展的拐點,一場數字電視大戰已經拉開了帷幕。
3C融合 中國彩電業迎來數字電視新機遇
在 2008年奧運的刺激下,中國彩電產業在技術創新與產品應用上實現了極大突破,中國彩電產業開始脫離原有的單純產品競爭。隨著彩電行業技術發展,并隨著新技術產業化進程的加快,3C融合加速我國彩電產業結構升級。
數字電視是電視技術的一次革命,是消費類電子視聽產品制造業和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中國彩電行業從CRT到平板,從小尺寸到大尺寸,從被動地看電視到主動地、交互地用電視,電視機的功能已經從收看電視節目進化為網絡化智能化的數字家庭核心。
數字電視市場巨大,眾多IT、家電企業磨刀霍霍早已是不爭現實。據有關部門預計,2008年~2015年,我國數字電視市場規模將由600億元擴張到5000億元,2010年數字電視接收機市場將達到2050萬臺,其中蘊藏的市場商機更高達1萬億元。
眾多彩電廠商把握住時機,繼清華同方推出數字電視一體機后,TCL、康佳、長虹、創維、LG等國內廠商紛紛推出了一體機產品,三星、東芝、 飛利浦、索尼等外資品牌的一體機產品也先后在國內上市,使數字電視一體機產品快速的在國內市場得到普及,同時在彩電行業內掀起了數字一體機的選購熱潮。
我國作為缺乏電視機知識產權的電視生產大國,在數字電視不可逆轉的趨勢中贏得了難逢的機遇。為了在世界數字電視這個新產業上搶得頭籌,國家廣電總局不但列出了數字電視發展的時間表,也與信息產業部等相關部委以及業界聯手合作,共同為數字電視的發展鋪路。
日前,據國家廣電總局相關人士透露,國家財政將投入25億元的資金,計劃用3-5年時間建設覆蓋全國的地面數字電視系統,在333個地市及2861個縣播出標清同播節目,同播中央省市縣的標清節目。我國預計在2015年基本停止模擬電視播出。
與此同時,國家十一五規劃寫道:“加強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這代表在未來將逐漸形成一個統一的信息通信網絡系統,由一個全數字化的網絡設施來支持包括數據、話音和視像在內的所有業務的通信。這直接推動數字電視的加速發展。
當前我國4億多臺正在使用的電視機也大多面臨模擬到數字的轉換,預計將形成數千億元的數字電視市場需求。”清華同方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王良海表示,“彩電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結構調整和重新洗牌過程中,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