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的SDK
對于東方世界,無論是中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的臺灣地區,那些世界工廠,或者輸出IQ的國家,哪怕它們現在手里面已經有了一點點的專利技術,自己的IP,但是就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面對西方世界的“網”它們還是很難有還手之力。
不過,我們可喜的看到,東方世界已經意識到了這種危機的存在。韓國與中國在TD-SCDMA無線通訊網絡上的合作,以及中日韓三國在4G通訊標準上的溝通就體現了這一點。但是,對于東方的終端企業,哪怕是索尼這樣的品牌,我們的東方世界的政府也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為他們在網絡時代的轉型做出必要的支持。既然是后起者,也許在網絡時代,一段近似于創業的路程是難以避免的。
雖然索尼已經落后于諾基亞向互聯網轉型,但是他已經不想再晚上一秒鐘:對于東方世界的終端企業,時間已經不多了。
諾基亞的先知先覺由來已久。2000年,諾基亞推出了一個供用戶下載小段音樂鈴聲的網站。這是諾基亞認識到在終端產品銷售的時候能夠銷售內容的重要性。而到了2007年8月,諾基亞推出了一個名為Ovi的互聯網服務品牌,用來為諾基亞的手機用戶提供音樂、圖片、地圖及其他內容的服務。此后,諾基亞在07年10月1日,又以81億美元收購美國數字地圖供應商Navteq,這是諾基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交易之一。此時諾基亞已經深刻的認識到賣服務比賣產品更賺錢,或者說諾基亞已經開始一場由終端制造商向互聯網公司轉型的深刻蛻變。
與西方世界相比,東方世界的制造商可以用來向互聯網轉型的產品并不多。真正能夠擁有話語權的產品線也就是“液晶電視”了。而彩電業務正是索尼最著名的業務。與索尼情形類似的企業還包括三星和松下。——可想而知,如果東方世界真的要從終端企業中誕生一個互聯網巨頭,液晶或者等離子電視是最可能的;索尼、三星、松下是最可能的。
索尼公司于08年從9月17日下午15點開始推出一款適用于其BRAVIA液晶電視的個人互聯網SDK軟件開發工具,通過這種SDK開發工具可以設計出相應的軟件模塊,可以在播放電視節目的同時,在電視的右側瀏覽互聯網上的最新信息。這也是家電企業首次在家電產品上嘗試基于網絡和計算的公眾化的新功能擴展服務。
據稱,索尼為相關公司提供的軟件開發工具(SDK)已經為BRAVIA電視提供了幾十種以上的應用軟件。該款SDK工具基于javascript和XML技術,提供了開發應用軟件仿真器,提供了開發向導、規格說明書以及相關的應用軟件樣品,并支持Windows XP/Vista系統,能夠很好的適應現在大多數程序員面向對象的開發習慣。javascript和XML技術也是目前最成熟的網絡應用技術之一。
將家電產品引入到網路之中是IT界數十年來一直存在的夢想。而基于城市有線電視或者衛星電視系統的電視終端具有著如同諾基亞手機一樣的特質:它本身就是基于網絡獲取數據信息的,那么在網絡普及化的大潮中,電視和手機一樣成為個人PC的替代和補充網絡應用終端就沒有什么難度。
更為令人驚喜的是,如果手機能夠很好的承擔移動的網絡終端的功能,那么家里面再擺上一臺臺式電腦就會顯得很多余。不如就讓我們的電視機來補充手機的網絡應用功能的不足,成為家里面的網絡終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