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市場仍是國產和外資各占半壁江山,微觀上的“或多或少”是商家經營策略上的體現
“這只是商家的差異化經營策略,事實上很多賣場也不賣外資品牌,難道我們就認為外資彩電也遭封殺了嗎?”針對最近甚囂塵上的“國產彩電遭賣場封殺”的傳聞,某國產彩電品牌的老總氣忿難平。不可否認,這些傳聞已經給國產品牌帶來名譽上的負面影響。
時報記者走訪羊城家電賣場發現,彩電市場仍是國產和外資各占半壁江山,蘇寧、國美的有關高層甚至出面表示將“一視同仁”,不會特別偏向哪一方。記者了解到,極個別賣場出現的“國產品牌略多或外資品牌略多”的情況,有的是為經營條件所限,有的則是營銷策略所致,都與“封殺”一說,相去甚遠。
主角喊冤 傳聞沃爾瑪山姆店封殺國產彩電
日前,一則“沃爾瑪山姆店封殺國產彩電品牌”的消息,在業內炸開了鍋,再聯想到“深圳本土連鎖品牌順電去年10月起停售國產品牌”的作法,于是“國產電視品牌集體遭封殺”的說法不脛而走。
對此,沃爾瑪方面急急解釋,山姆店是一種有別于沃爾瑪購物廣場市場定位的業態,他的消費群體面向的是“更加高端”的客戶,因此山姆店是根據客戶需求選擇商品,而絕不是“封殺”。
有彩電老總告訴時報記者,山姆店是一種面向高端的全球連鎖業態,在中國只開了深圳、北京和福州三家店。由于在國際市場長期與外資合作,到中國來開店,很自然的會把從前的模式復制過來。“他們的做法無可厚非,事實上,山姆店已經開始同創維、TCL、康佳等國產品牌有深入接觸,這需要一個過程”,該老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