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和日立兩個曾經堅守在大尺寸只做等離子的企業,突然推出了大尺寸液晶電視,立馬在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等離子陣營最堅定的擁護者——松下和日立,其平板電視產品策略一直是“37英寸以下尺寸推液晶,37英寸及以上尺寸做等離子”。他們堅定地認為,大尺寸是等離子的天下,而中小尺寸則是液晶的江山,等離子與液晶應當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最近,此實施多年的產品策略已然生變:8月底,松下宣布在9月向市場推出37英寸高清液晶電視;緊接著,日立更是拿出更大尺寸的42英寸液晶電視推向中國市場。兩個曾經堅守在大尺寸只做等離子的企業,突然推出了大尺寸液晶電視,立馬在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人將此解讀為“深感等離子相對于液晶的式微,扛不住了的無奈之舉”,事實果真如此嗎?
松下日立推大尺寸液晶
今年以來,等離子陣營關于尺寸界限的舉動格外引人注目:先是LG在5月推出了32英寸等離子屏,打破了等離子不能做小的瓶頸,并得到了海信、長虹、海爾等國內廠商的積極響應;緊接著,一直堅守在大尺寸領域只做等離子電視的松下,8月宣布并在9月推出了37英寸的液晶電視,這是37英寸液晶電視首次出現在等離子老大松下的平板電視產品陣營;隨后同樣在大尺寸堅守等離子的日立,在8月底的新品發布會上發表了更大尺寸42英寸的全高清液晶電視。
從表象上看,在等離子方面,LG表現為“進”,而松下和日立則表現為“退”。可以想見,在等離子欲借“運動高清”之機翻身的節骨眼上,松下和日立的反常之舉在業內引起的震動,比之LG擠占中小尺寸液晶陣地推出32英寸等離子更大。
松下和日立是業內公認的等離子陣營最堅定的擁護者,這通過對比另外兩個等離子巨頭企業即可看出:三星和LG等離子面板的產量雖然都躋身四強,但其平板策略業已向液晶傾斜,他們不但沒有堅守在大尺寸只做等離子,而且還在大尺寸液晶沒有明顯成本優勢之時,就向市場推出了40英寸級的液晶電視。
現在的情況是,兩個等離子陣營最堅定的擁護者一反常態,在大尺寸領域也做起了液晶,不少人將松下和日立的舉動解讀為“深感等離子相對于液晶的式微,扛不住了的無奈之舉”。事實果真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