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32英寸產品的出現并不代表等離子電視的復蘇,畢竟它今后的表現還有待于市場考驗。而且,傳統大屏幕等離子電視的市場也仍然“烏云密布”。
日前,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與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共同發布了2007年上半年中國等離子行業和市場的發展狀況。數據表明,2007年上半年中國共生產等離子電視54.3萬臺,其中內銷30.5萬臺,外銷23.8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
早在2006年9月20日,四大海外等離子生產商和四家中國等離子相關企業宣布成立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等離子專業委員會之時,就希望通過共同宣傳和推廣等離子技術,糾正消費者對等離子電視技術和功能的誤解,以扭轉等離子電視在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冷熱不同的境遇。經過近一年的宣傳,消費者對于等離子和液晶電視的指標上的各自優劣已經有所了解,而且42英寸以及更大尺寸的等離子電視也已經達到中國高清標準要求,盡管如此,從上半年情況看,等離子市場仍然沒有太大起色。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情況下,等離子電視的市場前景正逐漸被業內看好。在不久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等離子產業發展論壇”上,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常務副總葉平指出,等離子電視的競爭力在逐漸加強。首先,等離子電視市場的競爭環境有很大程度改善。其次,在目前的行情下,等離子電視行業的獲利能力要比液晶電視高。2007年中國液晶電視受到了上游和終端的雙重擠壓,一方面是上游面板的供應不足和持續漲價,另一方面是終端促銷價格的“跌跌”不休。賽諾市場研究公司預測的數據顯示,2007年全年的情況看,等離子電視市場將會有所復蘇。
有關專家分別對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由心理和生理因素決定的主觀評價進行了研究,結果也顯示出,從心理和生理角度看,等離子電視具備明顯優勢。不久前在由《中國電子報》主辦的“高清與體育賽事高峰論壇”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全恩介紹了他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因素調研結果顯示,在長時間觀看不同電視節目時,等離子電視比液晶電視更受歡迎;在色彩評價方面,人們的主觀印象是等離子電視更有自然感,液晶電視更有鮮艷感;在內容評價方面,60%的觀看者對PDP的評價更高,其中等離子占優勢的是電影場景、運動會等動態場景及有膚色的場景,液晶占優勢的是畫面明亮面積較多的場景、室外場景、有金屬和冰的場景。生理因素調研結果表明,長時間觀看液晶電視容易出現精神緊張、疲勞、眼睛不適、眨眼等癥狀,而等離子電視對眼睛損傷較小。
中怡康市場研究公司和賽諾市場研究公司監測的數據都顯示,隨著奧運會的臨近,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平板電視市場在今年年初全面啟動,預計今年40英寸以上大屏幕平板電視的銷量將突破200萬臺,占平板電視總銷量的比例將超過20%。此外,伴隨明年40英寸以上大屏幕平板電視的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這塊市場有望進入放量增長期,銷售量增幅將在30%左右。
由于32英寸液晶面板出現貨源緊缺,索尼、三星、東芝、夏普等國外廠商紛紛將產業重心放在利潤空間相對較大的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市場上,大幅拉升了該尺寸市場的銷售比例,令等離子電視的市場受到影響,也讓松下、LG、日立等等離子廠商開始提前謀劃5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市場。業內人士分析,盡管如此,這畢竟帶動了大屏幕平板電視市場的啟動,從長期看,對等離子電視市場也會有積極推動作用。而且,隨著奧運會的臨近,適合長期觀看、動態畫面質量好的等離子電視會更容易為市場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