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勢頭壓倒液晶電視的等離子電視,在中國市場栽了跟頭。繼索尼、東芝、富士通、飛利浦相續淡出等離子市場后,日前,LG(中國)有限公司對外透露,停止其在中國地區的等離子電視整機銷售業務,專注做液晶電視業務。
昨日,LG電子有關人士向記者證實,日前總部已經下發口頭通知稱,全面退出中國市場的等離子零售業務,只保留等離子工程機和商用機的銷售。同時,其在中國市場將調轉向液晶電視銷售。“在中國市場,等離子、液晶兩條線路并舉的策略很難使公司達到既有的銷售目標。”LG內部人士向記者坦陳。
家電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部分外資品牌的選擇性退出,并不意味著等離子陣營在中國市場前景黯淡。
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國內重點城市等離子電視銷售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等離子電視銷售量同比增長163%,銷售額同比增長63.68%,增速均高于液晶電視。而曾放棄PDP的中國彩電企業又都“回來”了,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外勢頭壓倒液晶電視的等離子電視,在中國市場栽了跟頭。今年上半年LG、三洋、飛利浦甚至被擠出前10名品牌行列,重點國產品牌占有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新數據指出,在我國重點城市32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品牌構成中,國產品牌占絕對優勢,長虹、海信、康佳、海爾、創維5大品牌在這個規格的銷售量市場占有率達到9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