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英寸松下的“退”
與LG的激流勇進不同,松下選擇了退守的策略。今年早已經有傳言,等離子陣營的兩巨頭:日立和松下將會推出大尺寸的液晶電視。果不其然,前幾天松下在日本發布了松下首款37英寸1080P滿高清液晶電視。而在這之前,作為等離子陣營領袖松下一直堅持以等離子為大(37英寸及其以上),以液晶為小(32英寸及其以下)的平板產品線戰略。37英寸液晶初次出現在等離子老大的平板陣營里面,自然顯得有些不協調。但是松下還是為我們留下了懸念:到底還有沒有更大尺寸的液晶電視計劃呢?
37英寸正巧是傳統的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的技術分水嶺。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面液晶技術很難實現37英寸以上的產品生產,而等離子也很有默契的把技術水平保持在很難經濟的生產高分辨率的37英寸以下產品的水平上。但是,平衡總會被打破,第六代液晶屏幕生產線的出現成為一個轉折點,而8代以上的液晶生產線已經可以以最經濟的方式生產42到52英寸的平板產品。同時,受制于分辨率瓶頸、象素不能無限縮小、點距過大的等離子技術的主流產品只能保持在37英寸及其以上尺寸。
松下把37英寸液晶電視引進自己的平板電視產品線,也是跟隨了時代的大趨勢。平板電視發展之初,日本企業除了夏普之外,幾乎清一色地認為液晶電視圖像質量不佳,索尼、東芝、富士通、日立等等都是曾經掌握了液晶技術的企業,但是中途放棄使它們在今天的市場中處于不利地位。而先鋒、松下則更是等離子陣營的堅定擁護者。但是隨著液晶技術的突破,一系列制約液晶作大做好的因素不斷被解決,一些昔日的離去者索尼、東芝已經歸來,全力進入液晶陣營。而國內彩電企業目前產品線更是絕對的以液晶電視為主導。在這種大背景下,松下推出37英寸液晶雖然是對自己的背叛,但是更可以看成是對市場的回歸。等離子陣營的另一個堅定擁護者先鋒已經停產了兩條生產線;日立也曾經表示如果不能扭轉虧損局面可能退出等離子業務。面對液晶陣營的攻勢和彩電企業的廣泛的終端產品支持,等離子陣營已經從內部開始出現裂痕。37英寸的松下液晶首先直接面對的未必是其他品牌的同類產品,更可能是松下自己的37英寸等離子電視:不知道在大尺寸等離子這條路上松下還能堅持多久,能不能出現轉機;而大尺寸液晶的步伐,顯然松下邁的異常謹慎,下一個主流平板尺寸42英寸會不會出現松下液晶的身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