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歲月
2006年8月30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其官方網站上刊登了“2006年第8號(總第95號)中國國家標準批準發布公告”,標準號為GB20600-2006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系統幀結構、信道編碼和調制》就藏身于這批標準之中。公告顯示,標準的批準時間為8月18日。作為國家強制性標準,國家給了一年的產業準備期,2007年8月1日將正式實施。
現在,一年的產業準備期已經過去了,我們還沒有看到國內哪個電視臺的電視節目表中有“高清”的字樣,也沒看到有哪個電視臺給高清數字電視節目頻道分配了頻率使用表。在商場中也沒有看到符合這個高清標準的電視機賣;由此,人們不得不懷疑,這套3合1的中國高清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是否實施艱難。
自從1999年,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宣布我國的高清數字電視節目試播成功以來,數字電視就開始成為中國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各種新聞媒體上,有關數字電視的消息不斷流傳。從2000年起,每次在深圳高交會上都是一個最大的亮點。
2001年10月,在深圳高新技術交易會上,國內幾大電視機生產廠商都展出了自己的高清數字電視產品,這不但給深圳高新技術交易會增添了光彩,也給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各大電視機廠出盡了風頭。
2002年國家廣電總局向世人宣布:2003年廣電將開播10套以上數字電視影視頻道;2004年為中國廣播電視的數字化年和產業化年;然而這些美好的愿望一直沒有實現。
2003年10月,上海交大的ADTB-T方案和清華DMB-T方案,同時在深圳高新技術交易會上亮相,并突然傳出我國優選的兩套高清數字電視技術標準方案測試都未能成功。人們才開始知道,以前宣布我國的高清數字電視節目試播成功是“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四姨太懷孕——假的。
從此,關于上海交大的ADTB-T方案和清華的DMB-T方案的好消息不斷傳出。美國在成立華盛頓新政府的時候,曾召開過一次新憲法修改討論會,各個州的代表為了表達自己的利益,互相討價還價,使討論會連續開了200多天,最終才制訂出一部以今天的人看來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憲法;而我們為了制定一個“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標準”雙方也爭斗了7年多的時間,這說明,我們的這個標準比美國的憲法還要偉大。只不過是,美國的新憲法當時是代表46個州的利益;而我們現在的新標準只是代表兩方的利益。
實際上在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期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還另外收到過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和廣電總局下屬的廣科院等4家單位提出的3套方案,他們也要求加入地面傳輸標準的競標行列。這樣,我國的高清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方案就不只是上海交大和清華兩家,而是6家。可能是因為其它4家單位實力還不夠雄厚,或者臉皮薄,才不敢與上海交大和清華爭斗,要么,5套方案一起包裝成一個5合1的中國高清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哪就更起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