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46英寸液晶電視零售量獲得了1543%的增長,零售量的占有率也從年初的3.05%增長到6月份的4.57%。
記者獲悉,今年上半年46英寸液晶電視的零售量達到近10萬臺,顯然如果能按此速度發展下去,年底左右該尺寸市場有望成為又一主流市場。
“三星、索尼、夏普、東芝等日韓企業扎堆46英寸市場,說明這一尺寸市場在不長的時間里將成為又一主流市場。”三星電子中國總部彩電產品營銷次長李明旭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他同時告訴記者,46英寸電視占所有尺寸電視的比例在持續上升。伴隨夏普、東芝等企業加入這一尺寸,相信該尺寸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加大。
不過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總監彭煜指出,46英寸市場上半年表現較好得益于32英寸面板貨源緊張、37英寸液晶電視表現低迷、40英寸和42英寸液晶電視由于競爭激烈導致可操作空間進一步減小等因素。
記者發現日韓廠商推出的液晶電視大都涵蓋32英寸、40英寸及以上尺寸,而對37英寸并不看好,推出新品的數量也是寥寥無幾。而碰巧的是,今年上半年32英寸液晶面板出現難得一見的貨源緊張狀況,同時40英寸和42英寸也無更大的操作空間,這些都導致46英寸液晶電視熱銷。
彭煜表示,如果9月、10月32英寸液晶面板的貨源得以緩解的話,46英寸液晶電視到年底的增長最多也就1%到1.5%。不過他也承認,如果32英寸的貨源到10月份尚不能得到改變的話,彩電廠商特別是日韓廠商依舊會將46英寸作為重要的尺寸進行推廣,估計下半年將保持甚至超過今年上半年的增長態勢。
而根據DisplaySearch的預測,32英寸液晶面板貨源不足的緊張狀況很可能會延續到今年年底,而記者同時獲悉,40英寸和42英寸液晶電視市場可操作空間也很難得以改善,這樣說來,利潤相對豐厚的46英寸很可能在年底的時候成為液晶陣營新的主戰場。